問題詳情

【題組】「道德之歸也有日矣,況其外之文乎?」意謂:
(A)文章是内心修養的外在流露
(B)道德高尚者,毋庸外在文飾增輝
(C)道德日益提昇,在外文飾也指日可待
(D)道德如同夕陽落山,文章如同彩霞滿天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518939
統計:A(137),B(63),C(47),D(3),E(0)

用户評論

【用戶】最後階段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求翻譯,3Q

【用戶】Peja

【年級】研二上

【評論內容】你來信的文辭很高,但提出問題的態度是多麼謙卑而恭敬啊!能夠這樣,誰不願把他修道治學的經驗告訴你呢?你在學問的休養上,不久便會集各家之大成了,豈止是那外表的文章呢?但我只是那望著孔子的門牆,還沒有走入他的宮室的一個人,怎麼能夠懂得什麼是對,什麼是錯?雖然這樣,我還是不能不把自己所知道的來對你談談。所說的立言是對的,你所做的和所期望的,也很相似和差不多了,可是我卻不知道你的志向,是求超越別人而受人賞識借重,還是求使自己與古代的立言者並駕齊驅?假如是求超越別人而受人賞識借重,那麼實際上你已經達到這樣的境界了,假如你是求使自己達到古代立言者的地位,那可不要希望速成,也不要被勢利所引誘,必須像植物一樣,要先培養好根底,等待結出好的果實,向油燈一樣,加多一點油,希望發出更強烈的光輝。根柢茂盛的植物,節的果實一定又大又多,油多的燈,一定會發出明亮的光芒,有仁義道德修養的人,談吐自然也是和藹敦厚的。

【用戶】最後階段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