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2. 《市場口》深刻記載台灣社會在 1945 年中所面臨的各種衝擊,為台灣藝術史上極富時代意義的作品。這幅畫的作者是:


(A) 李梅樹
(B) 李石樵
(C) 楊三郎
(D) 陳澄波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875
統計:A(1),B(7),C(0),D(0),E(0)

用户評論

【用戶】留加真

【年級】國一上

【評論內容】李石樵(1908年7月13日-1995年7月7日),生於日治臺灣臺北廳新庄支廳貴仔坑區(今新北市泰山區),台灣重要畫家,為台灣第一代西畫家。獲有「畫家中的畫家」、「九段畫家」、「萬米長跑者」之譽。1923年進入台北師範學校(即今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受教於石川欽一郎,1927年以《台北橋》入選第一回台展,1931年進入東京美術學校(今東京藝術大學),1933年以《林本源庭園》入選帝展。李石樵早期風格以寫實為主,50年代以後受到立體主義的啟示,強調造型簡化並運用反透視的技法,畫面明暗對比強烈。70年代移居美國,以人物群像、風景為主題,粹煉過的造型配以明亮的色彩。

【用戶】留加真

【年級】國一上

【評論內容】李石樵(1908年7月13日-1995年7月7日),生於日治臺灣臺北廳新庄支廳貴仔坑區(今新北市泰山區),台灣重要畫家,為台灣第一代西畫家。獲有「畫家中的畫家」、「九段畫家」、「萬米長跑者」之譽。1923年進入台北師範學校(即今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受教於石川欽一郎,1927年以《台北橋》入選第一回台展,1931年進入東京美術學校(今東京藝術大學),1933年以《林本源庭園》入選帝展。李石樵早期風格以寫實為主,50年代以後受到立體主義的啟示,強調造型簡化並運用反透視的技法,畫面明暗對比強烈。70年代移居美國,以人物群像、風景為主題,粹煉過的造型配以明亮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