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韓非子.定法》:「問者曰:『申不害,公孫鞅,此二家之言孰急於國?』應之曰:『是不可程也。人不食,十日則死;大寒之隆,不衣亦死。謂之衣食孰急於人?則是不可一無也,皆養生之具也。今申不害言術,而公孫鞅為法。術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責實,操殺生之柄,課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執也。法者,憲令著於官府,賞罰必於民心,賞存乎慎法,而罰加乎姦令者也;此臣之所師也。君無術,則弊於上,臣無法,則亂於下,此不可一無,皆帝王之具也。』」請依上文回答第 5 題至第 6 題
【題組】5 下列文意詮釋正確的選項是:
(A)「是不可程也」,「程」有比較之意
(B)「罰加乎姦令」,「姦令」指錯誤的法令
(C)「操殺生之柄」,意指掌握著殺害生靈的權柄
(D)「賞存乎慎法」,意指對謹慎縝密而公正的法律應當加以獎賞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674157
統計:A(60),B(4),C(13),D(6),E(0)

用户評論

【用戶】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翻譯:發問的人說:「申不害、公孫鞅,這兩家的言論哪家對治國來說更急需?」回答的人說:「這是不能估計的。人不吃飯,十天就死,嚴寒之極,不穿衣服也會死。按說衣服、食物對人來說哪一樣更急需呢?那麼這是不能沒有一樣的,它們都是供養生命的用品。現在申不害談論術,而公孫鞅制定法。術,就是根據能力而授予官職,依照名分而貴在求得實效,就是生殺的權柄,考核群臣的才能,這是君主掌握的。法,就是由官府制定政令,刑罰條例一定要深入民心,獎賞恪守法律的人,而懲罰觸犯法律的人,這是臣子要遵循的。君主沒有術,就會在上面被蒙蔽;臣子沒有法,就會在下面作亂,這是不能沒有一樣的,法與術都是帝王統治的工具。

【用戶】derek801204

【年級】小四下

【評論內容】《韓非子.定法》:「是不可程也」,「程」有比較之意

【用戶】行百里者半九十

【年級】研一下

【評論內容】問者曰:『申不害,公孫鞅,此二家之言孰急於國?』發問的人說:「申不害、公孫鞅,這兩家的言論哪家對治國來說更急需?」應之曰:『是不可程也。人不食,十日則死;大寒之隆,不衣亦死。謂之衣食孰急於人?則是不可一無也,皆養生之具也。回答的人說:「這是不能估計的(A)。人不吃飯,十天就死,嚴寒之極,不穿衣服也會死。按說衣服、食物對人來說哪一樣更急需呢?那麼這是不能沒有一樣的,它們都是供養生命的用品。今申不害言術,而公孫鞅為法。術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責實,操殺生之柄,課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執也。現在申不害談論術,而公孫鞅制定法。術,就是根據能力而授予官職,依照名分而貴在求得實效,就是生殺的權柄(C),考...

【用戶】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翻譯:發問的人說:「申不害、公孫鞅,這兩家的言論哪家對治國來說更急需?」回答的人說:「這是不能估計的。人不吃飯,十天就死,嚴寒之極,不穿衣服也會死。按說衣服、食物對人來說哪一樣更急需呢?那麼這是不能沒有一樣的,它們都是供養生命的用品。現在申不害談論術,而公孫鞅制定法。術,就是根據能力而授予官職,依照名分而貴在求得實效,就是生殺的權柄,考核群臣的才能,這是君主掌握的。法,就是由官府制定政令,刑罰條例一定要深入民心,獎賞恪守法律的人,而懲罰觸犯法律的人,這是臣子要遵循的。君主沒有術,就會在上面被蒙蔽;臣子沒有法,就會在下面作亂,這是不能沒有一樣的,法與術都是帝王統治的工具。

【用戶】derek801204

【年級】小四下

【評論內容】《韓非子.定法》:「是不可程也」,「程」有比較之意

【用戶】行百里者半九十

【年級】研一下

【評論內容】問者曰:『申不害,公孫鞅,此二家之言孰急於國?』發問的人說:「申不害、公孫鞅,這兩家的言論哪家對治國來說更急需?」應之曰:『是不可程也。人不食,十日則死;大寒之隆,不衣亦死。謂之衣食孰急於人?則是不可一無也,皆養生之具也。回答的人說:「這是不能估計的(A)。人不吃飯,十天就死,嚴寒之極,不穿衣服也會死。按說衣服、食物對人來說哪一樣更急需呢?那麼這是不能沒有一樣的,它們都是供養生命的用品。今申不害言術,而公孫鞅為法。術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責實,操殺生之柄,課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執也。現在申不害談論術,而公孫鞅制定法。術,就是根據能力而授予官職,依照名分而貴在求得實效,就是生殺的權柄(C),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