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題組】14.「譴舉有不當者,則見短於大臣」,「譴舉不當」作何解釋?
(A)用人不當
(B)施政不當
(C)言語不當
(D)賞罰不當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困難0.386473
統計:A(94),B(99),C(61),D(160),E(0)

用户評論

【用戶】戴文彬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原文】初,趙高為郎中令,所殺及報私怨眾多,恐大臣入朝奏事毀惡之,乃說二世曰:「天子所以貴者,但以聞聲,群臣莫得見其面,故號曰『朕』。且陛下富於春秋,未必盡通諸事,今坐朝廷,譴舉有不當者,則見短於大臣,非所以示神明於天下也。且陛下深拱禁中,與臣及侍中習法者待事,事來有以揆之。如此則大臣不敢奏疑事,天下稱聖主矣。」二世用其計,乃不坐朝廷見大臣,居禁中。趙高常侍中用事,事皆決於趙高。 【翻譯】起初,趙高在擔任郎中令時,殺死的人和為了報私仇而陷害的人非常多,唯恐大臣們在入朝奏事時向二世揭露他,就勸說二世道:「天子之所以尊貴,就在於大臣只能聽到他的聲音,而不能看到他的面容,所以才自稱為朕。況且陛下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