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閱讀下文,回答21-23題】  有一種觀點認為,中國古代文人一生大體上出入於儒與佛(包括「道」),一般以儒學治世,以佛學治心。又認為一個文人當其積極入世時,往往側重於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而當其仕途失意、淡出官場時則又逃向佛家或道家。應當說,這種觀點是有一定說服力的,因為儒、釋、道在功能上確有各自的側重。但是,這種說法又使得佛學總帶有一層揮之不去的消極遁世色彩,而歷史的例證又不完全盡然。拿黃庭堅來說,他一生就充滿著大起大落、艱辛坎坷,而正是禪學--當然也包括禪學所攝入的儒學仁人品格--使他放曠豁達,意志堅強,並因此而成就了他的藝術人生。  的確,宋代禪宗比起唐代禪宗,最顯著的特點之一便是文人士大夫的普遍喜禪,而唐代禪宗的社會基礎則是農民,尤其是流民。對此,《佛祖統紀》有這樣一段記載:  荊公王安石問文定張方平曰:「孔子去世百年生孟子,後絕無人,或有之而非醇儒。」  方平曰:「豈為無人,亦有過孟子者。」  安石曰:「何人?」  方平曰:「馬祖、汾陽、雪峰、巖頭、丹霞、雲門。」安石意未解。  方平曰:「儒門淡薄,收拾不住,皆歸釋氏。」安石欣然歎服。  後以語張商英,撫几賞之曰:「至哉,此論也。」  宋代文人的喜禪有其深刻的社會原因。鑑於中唐以來藩鎮割據所造成的社會極不穩定的局面,以及為了應付北方少數民族的外患,並適應南方農業開發和工商業發展的需要,宋王朝採取了高度集中的君主專制制度。這種制度有其很大的優點,但也容易使得獨裁者昏聵無能、苟且無恥,而最有才能最有理想的人往往因無法施展其抱負而感到失望。政府在機構設置上臃腫膨脹,在人才任用上隨意罷黜,使那些胸懷大志的人感到「志未伸,行未果,謀未定,而位已離矣」。就連王安石這樣的位極人臣的達官貴人,也都時時做著進與退兩種心理準備。(何勁松〈論黃庭堅書法思想的禪學基礎〉)根據上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從歷史上來看,佛教本身教義特色是消極遁世的
(B) 儒家所說「達則兼善天下」,即是治世的展現
(C) 唐代禪宗的興盛是因應士大夫仕途不順
(D) 古代文人一般趨向儒家捨棄佛教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97222
統計:A(6),B(43),C(10),D(7),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