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0、( )古文中之數字,有以乘法解之者,如「二八」佳人指十六歲之少女,下列各句用法相同者為: 
(A)「三、五」之夜,明月半牆 
(B)潭廣「八、九」里,環可二、三十里 
(C)大者可容十餘人,小者「三、五」人 
(D)雖肝腦塗地,臣子豈能得報於「萬一」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852273
統計:A(75),B(4),C(3),D(4),E(0)

用户評論

【用戶】小邱愛阿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2.古文中表示數學上的「幾分之幾」,多以兩個數字並列,前者為「分母」,後者為「分子」。下列文句「」內屬於此一表意方式的選項是: (A)蓋予所至,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 (B)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C)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 (D)飛來雙白鵠,乃從西北來,十十「五五」,羅列成行 (E)下士冤民,能至闕者,萬無數人;其得省問者,不過「百一」(88推甄)答案:(A)(E)解析:(B)五十或六十(C)十倍、百倍(D)十個一群,五個一組。形容多少不等,分別聚合。5.中國語文在表達數量時,為了修辭、音韻、節奏等需要,往往不直接道出,而使用拆數相乘的手法,如「五五之喪」,指守二十五個月的喪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