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50. 宋洪邁所著之《容齋續筆》有一段記載:「唐武德之季,秦王與(太子)建成、元吉相忌害,長孫無忌、 高士廉、侯君集、尉遲敬德等,日夜勸王誅之,王猶豫未決。問於李靖,靖辭,問於李世勣,世勣辭, 王由是重二人。及至登天位,皆任為將相,知其有所守也。」下列選項對此段文字的說明,何者正確?
(A)長孫無忌等人苦勸李世民誅殺其父
(B)李靖拒絕為李世民出兵討伐建成、元吉
(C)李世民知李靖、李世勣能守口如瓶,所以重用他們
(D)此事為唐初李世民與兄弟爭位的部分經過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13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蝦皮:教育學程考題彙編(教

【年級】

【評論內容】玄武門之變是唐朝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626年7月2日)由唐高祖李淵次子秦王李世民為首的秦王府集團在唐朝首都長安城(今陝西省西安市)太極宮的北宮門——玄武門[1]附近發動的一次流血政變。李世民率眾殺害自己的長兄儲君東宮太子李建成(被李世民親自射殺)、四弟齊王李元吉(由尉遲敬德射殺),並殺死兩人諸子,迫使李淵立自己為儲君,並掌握京師兵權,不久後李淵為時勢所迫而退位並內禪,同年八月初九甲子日(陽曆9月4日)李世民繼承帝位,是為唐太宗。世民的心腹只剩下長孫無忌還留在秦王府中,他與他的舅舅雍州治中高士廉、右候車騎將軍三水人侯君集以及尉遲恭等人,日以繼夜地勸說世民誅殺建成和元吉,世民猶豫不決。此外世民可能還曾向靈州大都督李靖、行軍總管李世勣問計50. 宋洪邁所著之《容齋續筆》有一段記載:「唐武德之季,秦王與(太子)建成、元吉相忌害,長孫無忌、 高士廉、侯君集、尉遲敬德等,日夜勸王誅之,王猶豫未決。問於李靖,靖辭,問於李世勣,世勣辭, 王由是重二人。及至登天位,皆任為將相,知其有所守也。」下列選項對此段文字的說明,何者正確?(A)長孫無忌等人苦勸李世民誅殺其父(B)李靖拒絕為李世民出兵討伐建成、元吉(C)李世民知李靖、李世勣能守口如瓶,所以重用他們(D)此事為唐初李世民與兄弟爭位的部分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