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六、文意字彙 (10%,每題1分) 60. A l____k of money forced him to cut back on entertainment.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715464
統計:A(52),B(38),C(12),D(347),E(0)

用户評論

【用戶】李薇萱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不純正不作為犯 的 保證人地位 不純正不作為犯規定在刑法第十五條第一項:「對於一定結果之發生,法律上有防止之義務,能防止而不防止者,與因積極行為發生結果者同。」其要件如下: 1. 構成要件結果出現; 2. 行為人具有保證人地位(作為義務); 3. 對於法律所期待行為之不作為; 4. 作為可能性; 5. 因果關係與客觀可歸責性; 6. 不作為與作為等價。其中最需要注意者乃是否具有保證人地位此一要件。 通說認為保證人地位的類型有以下數端: 1. 法令之規定;2. 密切之共同生活關係(最近親屬關係); 3. 自願承擔義務; 4. 危險共同體; 5. 危險前行為; 6. 危險源監督; 7. 場所管理者。 只要具備其中之一,便具有保證人地...

【用戶】翁崇桓

【年級】大三上

【評論內容】??

【用戶】龜龜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刑法第 15 條第 1 項規定:「對於犯罪結果之發生,法律上有防止之義務,能防止而不防止者,與因積極行為發生結果者同。」此項所謂之「對於犯罪結果之發生,法律上有防止之義務」,學說上如何稱呼?(A)客觀注意義務(B)主觀注意義務(C)客觀歸責(D)保證人地位~解析:不作為犯:<不作為犯是以<消極行為為構成要件內容之犯罪,因為行為人違背命令規範之消極動作而成立。意即法律命令為某種行為,課義務人以作為之義務,行為人違背該作為義務,而消極的不為一定之行為者,謂之<不作為犯。其內容又可分成兩個部分,說明如下:一、純正不作為犯: (一)以不作構成要件明定不作為之構成要件行為,行為人唯有以此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