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五)〈孤獨,也要讓夢想開花〉自學選文三(節錄)
        24 歲時,日本開放出國觀光的第二年,安藤忠雄就是無法壓抑想用敏銳的五官與身體來感受空間的好奇心。於是,他存了微薄的旅費,從搭貨輪開始,踏上一個人對建築的摸索之路。經西伯利亞鐵路到莫斯科,然後從北歐進入中歐.南歐.直到印度。
        當他目睹廣大的海平面,與在西伯利亞鐵路上連續 5 天看著窗外一望無際的溼地草原,他比建築系學生更直接體驗何謂「水平」;當他在希臘仰望巴特農神殿時,他親身體會何謂「垂直」。透過旅行,全世界的建築鉅作都跳出教科書,成為他的老師。
        回日本之後,他勇奪一項大阪城公園設施設計的競圖,似乎,旅行,已隱隱造就了一位建築家。
        隔年,他再度以旅行摸索建築。回國之後,他毅然開設自己的建築師事務所,決心以建築為本業,養活自己與家人。 沒想到,他周遭的人都說:「你沒受過正規的教育,怎麼能成為一個建築家?」在日本菁英主義的環境下,這些質疑的確為真,但是,安藤忠雄追尋建築夢的熱情與意志力卻更為深刻。
        他深信一句日本諺語:「只要有一,就會有十」。
        開業初期幾乎毫無案子上門,於是,任何親友介紹的案子,儘管再微不足道,他都懷著感恩之心去做。沒有案子的時候,他讀書,或是到戶外空地設身處地思考,如果是他自己的案子,他會怎麼做。藉此鍛鍊思考能力。
        他鍥而不捨,就是不放棄。
他曾向大阪市政府提案,希望把屋頂全部綠化。結果,市政府毫不理睬。但是,他仍不斷加入新的創意,持續提案三.四次,最後,大阪市政府很困擾,甚至威脅他:「安藤先生,你以後再帶這種提案來,我們要逮捕你喔!」為了將想法實踐,他的提案儘管屢戰屢敗,他就是從不放棄。
        後來,對環境.綠能也很關注的京瓷公司(Kyocera)看到他的提案,覺得很有趣,終於加以採用。這個成功讓安藤忠雄更堅信,「如果沒有發聲,就不會有任何機會……如果你有一個想法,你必頇要一直說,一直說。因為,菁英分子不容易被說服。」
【題組】49.「透過旅行,全世界的建築鉅作都跳出教科書,成為他的老師。」,上述這段話的意思與下列何者最接近?
(A)旅行能印證上課時老師所教導的建築知識,並向世界的建築鉅作學習
(B)旅途中所見的建築鉅作,可以是自學的活教材,對建築思維有所啟發
(C)全世界偉大的建築,都是建築師旅行後產生靈感,信手拈來設計而成
(D)要成為了不起的建築師,必頇經常旅行,才能跳脫教科書的刻板框架。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75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蝦皮:教育學程考題彙編(教

【年級】

【評論內容】X(A)物質X匱乏時,冰棒即是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