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7. 「狂馬不釋其策,操弓不反於檠」意涵是:
(A) 人須時加約束鞭策
(B) 良馬良弓難尋
(C) 亂世須用嚴刑峻罰
(D) 物各有性,勉強不得
(E) 清者自清,濁者自濁中國醫藥大學 105 學年度學士後中醫學系入學招生考試國文 試題本試題(含封面)共計 8 頁之第 4 頁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困難0.22807
統計:A(26),B(0),C(17),D(52),E(0)

用户評論

【用戶】王義信

【年級】

【評論內容】操弓不反於檠  定型好可以拿來用的弓,要練到爆弓才要再放回架子上給人修了後固定。就是把弓用到不能用才要放回去修。可以用的弓就要練到爆弓。

【用戶】Allison

【年級】小六下

【評論內容】完整篇章【第一章之三】【原文】  孔子謂子路曰:「汝何好?」子路曰:「好長劍。」孔子曰:「非此之問也,請以汝之所能,加之以學,豈可及哉!」子路曰:「學亦有益乎?」孔子曰:「夫人君無諫臣則失政,士無教友則失德。狂馬不釋其策,操弓不返於檠。木受繩則直,人受諫則聖。受學重問,孰不順成。毀仁惡士,且近于刑。君子不可以不學。」子路曰:「南山有竹,弗揉自直,斬而射之,通於犀革,又何學為乎?」孔子曰:「括而羽之,鏃而砥礪之,其入不益深乎?」子路拜曰:「敬受教哉!」《說苑•建本》 【譯文】        孔子對子路說:「你喜好什麼?」子路說:「喜好長劍。」孔子說:「我不是問這個。請以你的才能,再加上...

【用戶】我愛阿,阿愛我

【年級】

【評論內容】孔子曰:「夫人君無諫臣則失政,士無教友則失德。狂馬不釋其策,操弓不返於檠。木受繩則直,人受諫則聖。受學重問,孰不順成。毀仁惡士,且近于刑。君子不可以不學。」子路曰:「南山有竹,弗揉自直,斬而射之,通於犀革,又何學為乎?」==依內容的連貫來說1.夫人君無諫臣則失政,士無教友則失德===這是 孔子提出來的 "因為" 這情況1.君無諫臣就會失政,士無教友就會失德2.狂馬不釋其策,操弓不返於檠==此為對抗1的方案,沒有"諫臣" 就會得到不好的結果,沒有"教友"就會得到不好的結果。2.因此要一直有"諫臣和教友"是"狂馬不釋其策,操弓不返於檠"要強調的"作法"。而這做法強調的是要"持續的持有某一狀況"狂馬(瘋王,瘋君)不釋其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