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張釋之執法一文中何者「」中的字意義前後相同?
(A)「是」法不是於民也/廷尉當「是」也
(B)「當」罰金/「當」之罰金
(C)上「行」’出中渭橋 /以為「行」已過
(D)於是「使」騎捕/上「使」立誅之則已。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困難0.358025
統計:A(12),B(29),C(14),D(18),E(0)

用户評論

【用戶】張會冷

【年級】國二下

【評論內容】A.代名詞,此(這個)/形容詞,正確 B.動詞,判決 C.動詞,出巡/名詞,隊伍 D.動詞,命令/連詞,假使

【用戶】yu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課文語譯  張釋之擔任廷尉。有一次,皇上出巡經過中渭橋,有一個人從橋下跑出來,驚嚇到天子座車的馬。於是皇上派騎兵去追捕,把他交給廷尉治罪。釋之審問那個人,那人說:「我是縣裡的人,來到這裡,聽說官員出巡,禁止通行,便躲在橋下。過了很久,以為出巡的隊伍已經通過了,就出來。結果一看到皇上的車駕,我便立刻跑開了。」廷尉向皇上報告他的判決:「這個人觸犯禁止通行的命令,應該判他罰金。」  文帝很生氣地說:「這個人驚嚇到我的馬兒,幸虧我的馬兒馴服和順,假使換了另一匹馬,難道不會讓我受傷嗎?但是廷尉居然只判處他罰金!」  釋之說:「法律是天子和天下人共同遵守的,現在法律的規定是這樣,如果再加重他的罪,那麼法律就不被人民信任了。況且當時,皇上假使立刻殺了他,也就算了;但是現在既然交付給廷尉來治罪,而廷尉是天下執法的標準,一但偏差不正,那麼國家執行法律時都將因此而有或輕或重的差別,便沒有一定的標準了。這樣的話,人民豈不是要手足無措嗎?希望陛下明察。」過了很久,皇上才說:「廷尉的判決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