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67.某甲投擲石頭打破他人之玻璃,民法規定造成他人損害者必須負損害賠償責任。判斷某甲之行為是否該 當前述民法之規定,法學方法論上稱之為何?
(A)解釋
(B)涵攝
(C)規範
(D)續造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81295
統計:A(11),B(113),C(5),D(0),E(0)

用户評論

【用戶】吳小芳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涵 攝此一名詞原意為「置於其下」,引申而出的涵義便指「將具體案件置於法規範要件下」,也就是說,當發生一件具體生活事實時,如適用某個法律條文,則將之與 法規範構成要件比對,如比對相符,則該具體生活事實便會產生法律條文所規定的結果,此即為涵攝之過程。舉個例子來說,若今天某甲因某事對 某乙懷恨在心,欲致其於死地,而持刀殺乙,致乙流血過多身亡,則依照刑法第兩百七十一條的規定:「殺人者,得處死刑、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甲 持刀殺乙」的行為乃具體生活事實,而法規範要件是「殺人者」,將「甲持刀殺乙」置於「殺人者」之下,經由具體要件和規範構成要件比對之後,符合者,即成立 殺人罪的規定,某甲就必須面臨「死刑、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法律結果了,而中間「甲持刀殺乙」置於「殺人者」之下即是涵攝之意。 資料來源:痞克幫的萬年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