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二)衛鞅亡魏入秦,孝公以為相,封之於商,號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無私,罰不諱強大,賞不私親近,法及太子,黥劓[1]其傅[2]。期年[3]之後,道不拾遺,民不妄取,兵革大強,諸侯畏懼。然刻深寡恩,特以強服之[4]耳。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傳商君,辭不受。孝公已死,惠王代後,蒞政有頃[5],商君告歸。人說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國危,左右太親者深危。今秦婦人嬰兒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為主,大王更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仇讎也,願大王圖之。」商君歸還,惠王車裂之,而秦人不憐。 (摘自戰國策)注釋:[1]黥(ㄑㄧㄥˊ)、劓(一ˋ)、車裂:此三者皆古代  刑罰。[2] 傅: 老師[3] 期年:一年[4] 服之:使人們服從[5] 有頃:不久
【題組】23.下列各組「」中的字義,何者不同?
(A)衛鞅「亡」魏入秦 / 肇事逃「亡」
(B)道不拾「遺」 / 「遺」我雙鯉魚
(C)人「說」惠王曰 / 遊「說」諸侯
(D)商君「固」大王仇讎也 / 秀才「固」曠達

參考答案

答案:[無官方正解]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