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88. 巴比特(Franklin Bobbitt)將科學管理的原則應用於課程設計上,在教育上產生了下列何種影響:(87.中師暑期)
(A)認為教育即經驗
(B)認為教育即生長
(C)認為教育即生活
(D)認為教育即生產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876765
統計:A(417),B(156),C(323),D(6396),E(3)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哲學派的理論課程(兒童本位的課程)、教育的隱喻、運輸系統管理

用户評論

【用戶】Phiphi Phi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馬自達 實習教師3級 (07/21 14:18):u  20世紀初開始的科學化理論─以巴比特(F. Bobbit)、查特斯(W. Charters)、泰勒(R. Tyler)等人為代表。其中巴比特的《課程》是第一本致力課程科學化的專業,以工廠生產模式比擬教育歷程。u  科學化理論視學校如工廠、學生為原料、理想成人為成品、教師為操作員、課程是任何可以轉變原料為成品的東西

【用戶】Phiphi Phi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btw  ABC選項應該都是杜威吧

【用戶】陳信隆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多謝五樓分享

【用戶】Tomato Lu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隱喻的整理】(一)接生的隱喻:教育即接生,教育的過程與產婆為產婦接生或助產無異。此種隱喻的特徵如下:1.兒童、學生具有天生的觀念或原則,教師若適時加以問問題,將這些觀念接生(引出)即可。2.強調由內而外的接生,引出發展,而非由外而內的注入、訓練、灌輸。例如:蘇格拉底的產婆法、觀念主義。(二)塑造的隱喻:教育即塑造,教育的過程即心靈的塑造、人格的塑造、有如泥土或陶土的塑造。此隱喻的特徵包含:1.教育具有極大的功能,可隨心所欲塑造兒童、青少年品德或其他身心特質。2.漠視受教者先天與後天身心特質的差異。例如:經驗主義或行為主義心理學的觀點。(三)雕刻的隱喻:教育即雕刻,教育的過程如雕刻家雕琢一塊大石頭或美玉。此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