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關於自我發展的相關理論中,美國社會學家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的論點備受重視,特別是他提出自我是由主我(I)與客我(me)所構成的看法。針對其理論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因為主我的作用,個人習慣被動接受社會的規範 
(B)因為客我的作用,個人常常會表現出客觀和衝動 
(C)若個人的自我受主我的支配多一些,較具創造力 
(D)若主我與客我能和諧互動,個人的自我才能成長。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困難0.392308
統計:A(5),B(11),C(153),D(166),E(0)

用户評論

【用戶】Serena Lee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一、米德的主我和客我社會學家米德(G.H.Mead)對自我的形成,建構了豐富的理論。影響較為深遠的包括「概括化他人」、「主我」和「客我」。「主我」是自發和創造的部分。是主觀的自我或思想和行動的原動力。「客我」是客觀的自我,為主我和其他人觀察、回應及評估的部份;「客我」是由社會期望和需求,以及他人社會態度組織而成,常優先考慮他人的意見。米德認為如果在社會化的過程中,個人所屬的團體,其社會方式是嚴格的,則客我支配主我; 個人的「個性」逐漸消失,但是在一個鬆散而較無限制的環境內,「主我」的影響力則較強。

【用戶】張燕盈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此題的(D)選項曾有人提出質疑說:「米德的『社會化』觀點是「主我」與「客我」兩者之間協調良好,故選項(D)正確。」而此選項主要的觀點是,主我與客我間的對話,不是只有和諧的過程,也經常有衝突產生,選項(D)僅說明和諧的部分,故不正確https://www.facebook.com/civictest/posts/633614750001159

【用戶】這似乎就是阿線上測驗的暱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A)因為客我的作用,個人習慣被動接受社會的規範(B)因為客我的作用,個人會表現出客觀;因為主我的作用,個人會表現出衝動(C)因主我較不受社會控制,因此若個人的自我受主我的支配多一些,較具創造力(D)米德主張在主我與客我不斷的對話中,學習發展出獨特的自我;可以說主我與客我之間通常是呈現相衝突,個人在衝突中的自我得以成長

【用戶】邁向新階段

【年級】大四下

【評論內容】(A)接受社會規範應為客我的作用。(B)衝動行為應為主我的作用。(D)主我與客我兩者會不斷進行對話,此對話過程亦即社會化,個人不斷在過程中學習,使自我能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