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2.孟子雖稱墨子「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仍批評「墨氏兼愛,是無父也」,斥其「兼愛」主張為邪說,請問孟子主要是針對下列哪一種觀點?
(A)以為人之於就兼相愛交相利也,譬之猶火之就上,水之就下也,不可防止於天下
(B)今唯無以厚葬久喪者為政,國家必貧,人民必寡,刑政必亂
(C)使天下兼相愛,愛人若愛其身,猶有不孝者乎?視父兄與君若其身,惡施不孝?猶有不慈者乎?視弟子與臣若其身,惡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
(D)所以知天愛民之厚者,不止此而足矣。曰殺不辜者,天予不祥。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nomi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C)使天下兼相愛,愛人若愛其身,猶有不孝者乎?視父兄與君若其身,惡施不 孝?猶有不慈者乎?視弟子與臣若其身,惡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解析 :(A)強調天下走向兼愛相利是自然的趨勢。出自兼愛。語譯:認為人們趨向於兼相愛交相利,就好比火向上燃燒,水向下流動,就天下大勢來看,是無法阻止的 (B)反對儒家的厚葬久喪。出自節葬。語譯:今天倘若以厚葬久喪者為政,國家必定貧窮,人民必定稀少,政治必定紊亂 (D)論述上天愛民深厚,並以其懲罰殺害無辜的人為證明。出自天志。語譯:所知道的是上天愛民深厚,還不止這些。這就是說如果有人殺害無辜的人,上天就會降給他災禍。

【用戶】nomi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C)使天下兼相愛,愛人若愛其身,猶有不孝者乎?視父兄與君若其身,惡施不 孝?猶有不慈者乎?視弟子與臣若其身,惡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解析 :(A)強調天下走向兼愛相利是自然的趨勢。出自兼愛。語譯:認為人們趨向於兼相愛交相利,就好比火向上燃燒,水向下流動,就天下大勢來看,是無法阻止的 (B)反對儒家的厚葬久喪。出自節葬。語譯:今天倘若以厚葬久喪者為政,國家必定貧窮,人民必定稀少,政治必定紊亂 (D)論述上天愛民深厚,並以其懲罰殺害無辜的人為證明。出自天志。語譯:所知道的是上天愛民深厚,還不止這些。這就是說如果有人殺害無辜的人,上天就會降給他災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