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閱讀下文,回答第 1 題至第 2 題凡說之難:非吾知之有以說之之難也,又非吾辯之能明吾意之難也,又非吾敢橫佚而能盡之難也。凡說之難,在知所說之心,可以吾說當之。所說出於為名高者也,而說之以厚利,則見下節而遇卑賤,必棄遠矣。所說出於厚利者也,而說之以名高,則見無心而遠事情,必不收矣。所說陰為厚利而顯為名高者也,而說之以名高,則陽收其身而實疏之;說之以厚利,則陰用其言顯棄其身矣。此不可不察也。(《韓非子.說難》)
【題組】1由上文敘述,可知進言最難的是:
(A)背景知識不足
(B)表達能力不佳
(C)了解對方心理
(D)不敢暢所欲言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635538
統計:A(26),B(35),C(490),D(172),E(0)

用户評論

【用戶】苑榆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大凡遊說的困難,不是我的才智不足以說服君主有困難;  也不是我的口才不足以明確地表達出我的思想有困難;  也不是我不敢毫無顧慮地把意見全部表達出來有困難。  大凡遊說的困難,在於如何瞭解遊說對象的心理,  然後用我的說詞去適應他。  遊說的對象在博取高名,而遊說的人卻用重利去勸說他,  他就會認為你品德低下而受到卑賤的待遇,一定會被遺棄和疏遠了。  遊說的對象志在貪圖重利,而遊說的人卻用博取高名去勸說他,  他就會認為你沒有頭腦而脫離實際,一定不會錄用你。  遊說的對象實際上意在重利而公開裝作博取高名,  而遊說的人用博取高名去勸說他,  他就會表面上錄用你而實際上疏遠你;  假如遊說的人用重利去勸說他,他就會暗中採納你的意見,  而公開拋棄你本人,這些都是遊說的人不能不知道的。

【用戶】SNOOPY go!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凡說之難,在知所說之心

【用戶】HCC

【年級】大三下

【評論內容】凡說之難:非吾知之有以說之之難也,又非吾辯之能明吾意之難也,又非吾敢橫佚而能 盡之難也。凡說之難,在知所說之心,可以吾說當之。所說出於為名高者也,而說之以 厚利,則見下節而遇卑賤,必棄遠矣。所說出於厚利者也,而說之以名高,則見無心而 遠事情,必不收矣。所說陰為厚利而顯為名高者也,而說之以名高,則陽收其身而實疏 之;說之以厚利,則陰用其言顯棄其身矣。此不可不察也。 遊說的困難,並不在自己的智識夠不夠說動君主,也不在自己的口才能不能表明自己的意見,也不在於敢不敢痛快詳盡地發表言論。遊說的困難,在於瞭解對方的心理,能夠用自己的言論去適應他。君主的心意是在求取高尚的名譽,如果勸告他求取大量的財利,就要被他看成志節低下,而用卑賤的禮數來相待,一定會疏遠你。君主的心意是在求取大量的財利,如果勸告他求取高尚的名譽,就會被看作沒有心計而不切實際,一定不會收留你。君主暗中要求大量的財利,表面卻要求高尚的名譽,如果勸告他求取高尚的名譽,他會表面上收留你,實際上疏遠你;如果勸告他求取大量的財利,他就暗中採用你的話,表面上卻不留用你。這是不可不考察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