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7.下列敘述,符合本文觀點的是:
     許多現代詩人不願解說自己的作品,就是因為對於已完成而獨立的作品,他也只能抒一己之見而已,當作者一己之見被懶慵的人持之為唯一見解,就扼殺了詩篇作多義解說之可能。假使作者見解被眾人視為唯一權威,該作品之解說欣賞便永遠結束了,它還可以對不同時代的人不斷提供新感受嗎?一個作品的某一種解說,應是讀者、作品與作家三方面的結合,只要讀者能按作品脈絡找出一個較吻合的解說,這便是一個可以成立的解說。文學生命的常新,便存於作品解說的更新之中。(改寫自顏元叔〈現代主義與歷史主義〉)
(A)作者因無法客觀評論,所以不願解說自己的作品
(B)作者不斷調整其解說,可引領讀者重新領略作品
(C)作品意義的解讀雖然向讀者開放,仍有一定限制
(D)閱讀作品時若能得知作者原意,宜以其解說為準
(E)古代作品所以歷久彌新,乃因讀者總能讀出新意

參考答案

答案:C,E
難度:困難0.225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cathy

【年級】國二上

【評論內容】(A)作者因為擔心自己見解被眾人視為唯一權威,所以不願解說自己的作品,並非作者無法客觀評論。(B)文中未提作者調整其解說及帶來的效果,故不選。(C)讀者在解讀時,還是需要按照作品脈絡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