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2. 下列何者是「表現主義」與「超寫實主義」的共同處?
(A) 誇張、扭曲、變形、近似「夢的自由聯想」
(B) 規則、不變、色塊組合
(C) 形狀工整、組合漂亮
(D) 色塊表現、比例均勻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非常簡單0.95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請輸入邀請碼106220,

【年級】大三上

【評論內容】表現主義發展於1900至1925年間,尤其在德國及德語區。這股潮流有兩個重要團體 : 一為創於1905年的 「橋派」(Die Brücke),另一為1911年命名於慕尼黑的「藍騎士」 (Blaue Reiter)。關於「表現主義」一詞被大量使用於1910年間的一些雜誌及伯林的畫廊圈裏。畫家們對於造型上的純粹關注並不感興趣,且揚棄一些與真實生活面無關痛養的主題 (例如印象派)。對於「藍騎士」的成員而言,「創新並非僅限於造型上,而是在於思維上的再生力。」自1914年一次大戰爆發後,「表現主義」的藝術正好充分表現出當時社會之政經體制病態下,人們的個別神經官能及意識形態對之的強力反抗。在此之前,挪威畫家孟克,其繪畫呈現出的焦慮不安,以及梵谷的激情筆觸,對「表現主義」皆有深刻的啟示和淵源關係。納粹掌權後,斷然中止德國「表現主義」,並斥之為頹廢墮落,大多的畫家因此前往美國發展。在二次大戰後,美國的藝評家及收藏家尊稱之為「表現主義」。超現實主義超現實主義是一種現代西方文藝流派。 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盛行於歐洲,在視覺藝術領域中其影響最為深遠。 致力於探索人類的潛意識心理,主張突破合乎邏輯與實際的現實觀,徹底放棄以邏輯和有序經驗記憶為基礎的現實形象,將現實觀念與本能、潛意識及夢的經驗相融合展現人類深層心理中的形象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