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賴清德在抄寫國文課本〈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課文的時候,□的地方漏掉標點符號,請根據前後文脈絡,選出□中最可能的標點?
(A);
(B)。
(C),
(D)、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牛奶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出自於孟子及其弟子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朝代:先秦作者:孟子及其弟子翻譯:一個人,常常出錯,然後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慮阻塞.然後才能奮發;別人憤怒表現在臉色上,怨恨吐發在言語中,然後你就會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