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一、文章解讀(占 9 分) 閱讀下文後,請依據作者的引述與闡釋,說明當人發揮自己的天賦時,如何能產生「自由與踏實的感受」。文長約100-150字(約5-7行)。 年輕人要清楚自己的志向,不讓他人的噪音壓過自己的心聲。當你找到自己的天賦時,會有一種如英國教育改革家肯‧羅賓森所說的「歸屬於天命」的狀態:「歸屬於天命,有跡可循,最明顯的就是自由與踏實的感受。當你從事自己熱愛又擅長的工作,才可能覺得活出了真實的自我。你覺得自己做著天生該做的事,也成為你天生該成為的人。」但我們常常提到「讓天賦自由」,我很擔心這會造成一種誤解,以為找到「天賦」就自由了,可以放羊吃草、閒散度日。天賦,不是偷懶的藉口,沒有一個天才可以光靠天賦扶搖直上。正好相反,天賦是由一種不得不然的熱情所驅動,你熱愛一件事,熱愛到足以打死不退,全身有一股強烈飢渴往前追尋的力量。因此,任何天賦都需要回到「紀律」的堅持上。(改寫自嚴長壽《教育應該不一樣》)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727273
統計:A(26),B(12),C(216),D(11),E(0)

用户評論

【用戶】阿成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我的好友梅聖俞,年輕時靠先輩的功名而受封官職,雖然數次被舉薦考進士,都被有關部門壓制不取,困頓在州縣做小官有十多年。他今年快五十歲了,尚且接受別人的聘書,做人家的幕僚,素來具備的才學只得鬱積凍結,不能在事業上表現出來。他的家鄉在宛陵,年幼時就開始學詩,童年時,說出的話已經使長輩驚訝;年紀再大點,學習六經仁義的道理後,他寫作的文章,簡潔古樸,十分純正,從不苟且迎合取悅世人的歡心,可惜世人只知道他的詩寫得好。不過,當時不管是聰明還是愚笨的人,講談詩歌的必定求教於聖俞。聖俞也把不得志的感受,樂於通過詩作表達出來,所以他平生寫作的,以詩特別多。世人知道他的詩寫得好,卻沒有把他推薦給朝廷的人。昔日,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