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7-29 為題組,請閱讀下文後,回答 27-29 題。
     相較於性別歧視和種族歧視,外貌歧視在經濟學中的討論比較少。然而,不論是因為生物本能還是文化因素,因為長相所造成的差別待遇是我們心知的事實。經濟學研究發現,長相是影響職涯發展的重要因素。       
     雇主以貌取人挑選員工,是一種歧視嗎?這是我們必須釐清的問題。在勞動經濟學中,其中一種常見的歧視定義是「依據與生產力無關的要素的差別待遇」。以模特兒而言,長相關乎最終視覺的呈現,以貌取人便不構成歧視。反過來說,應徵工程師時以貌取人便是歧視。至於服務生和老師的例子則處於灰色地帶。長相雖然和上菜速度和教學品質無直接關聯,但消費者和學生可能偏好長得好看的服務生和老師,也因此雇主可能更傾向聘請這些求職者。這種不平等的待遇,在經濟學上通常稱為「消費者歧視」。
      除了「消費者歧視」,歧視還可以再細分為:「偏好歧視」與「統計歧視」。偏好歧視的概念很簡單,便是老闆單純偏好與長相好看的人共事,即便長相與生產力無關。至於統計歧視,則是源自老闆對於帥哥美女和普羅大眾的求職者,在長相以外的特質有不同的預期和認知。比如說,老闆可能認為長得好看的求職者可能平均而言身體更健康,又或是有較好的社交技巧、比較有自信等等。即便長相不影響生產力,但老闆仍然會偏好長得好看的求職者。
      究竟顏值值多少呢?前提是我們必須要能量化美醜。實際的資料顯示每個人對長相美醜的看法差異並不會太大。所以我們可以透過問卷調查的方式,找一群第三方的評審團,替每一個人的長相算出一個平均分數,也就是真正字面意義上的顏值。這樣一來我們便能量化長相對收入的影響。
     先不提長相好看是否能提高收入的因果問題,光是看兩者的相關性就非常有趣。在研究中發現即便是控制了年齡、教育程度、職場經驗、職業別與居住地後,長得好看的平均收入仍是比長相普通多賺五個百分點,而長相普通的又比長相不好看的多賺五到十個百分點,且不論男女。統計上長得好看就賺得多,並不能代表這就是一種歧視,因為有一種可能是好看的人平均而言更有生產力。所以要判斷就業市場上是否存在有歧視,我們必須比較同樣生產力的人,長得好看的是否比長相普通的賺得更多。但一如所有關於歧視的研究,由於生產力在多數行業難以量化,實證研究上相較困難,也因此許多經濟學家轉向實驗。
     Mobius and Rosenblat(2006)舉辦了模擬面試,並要求扮演面試官的一方估計另一方解決電腦迷宮難題的速度,並依此決定對方的報酬。在實驗中,他們發現長得好看的受試者,平均能多賺 10%的報酬,而這其中有兩成是因為好看的人更有自信,而另外四成來自更好的社交能力。剩下的,大概可以解釋成為對於美貌的偏好。
     但就實際面而言,我們又很難想像能夠為職場上外貌歧視的嚴重程度制訂政策(有誰願意被歸類為不好看呢?),也很難想像會有團體進行相關的政策倡議。唯一能夠讓人稍微寬心的,是一個人的外貌,部分是能後天改變的,而長得好看所帶來的好處,有部分也來自自信心的提升和社交技巧。這兩者也都是能夠後天努力的。(節錄自〈顏值值多少─談職場中的外貌歧視〉2019/02/02,白經濟)

【題組】27. 根據本文,有關報導對於「顏值」的陳述,正確的是:
(A)顏值較錢財可貴,是老天爺賦予的禮物,後天無法改變
(B)研究顯示,在相同生產力的條件下,長相好看的人單憑顏值就能拿到較高報酬
(C)在職場中,以貌取人就是一種歧視,但相較於性別及種族,討論較少
(D)研究指出,長相好看的人相較於長相不好看的人薪資平均可多出約十~十五個百分點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蝦皮:教育學程考題彙編(教

【年級】

【評論內容】X(A)物質X匱乏時,冰棒即是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