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7.下列選項中的「而」字,釋義正確的是:
(A)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並且
(B)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像
(C)人「而」不仁,如禮何—又
(D)文人相輕,自古「而」然—卻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86227
統計:A(2066),B(84),C(135),D(111),E(0)

用户評論

【用戶】Wan-ching Wu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B)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如果(C)人「而」不仁,如禮何:如果(D)文人相輕,自古「而」然:就

【用戶】scitovsky86

【年級】小六上

【評論內容】韓信 一飯千金

【用戶】記憶吐司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竹頭木屑:晉朝陶侃造船,將廢棄的木屑及竹頭收藏起來,後以木屑鋪雪地禦溼,竹頭作釘裝船,傳為美談。典出《晉書.卷六六.陶侃傳》。後用以比喻細微而有用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