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4.拔河在我國古代稱為?
(A)拔河
(B)拖鉤
(C)牽鉤
(D)鉤強。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13889
統計:A(7),B(37),C(10),D(10),E(0)

用户評論

【用戶】Yi-jia Ke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為什麼不能選C呢?中國根據唐代封演《封氏聞見記》,春秋時期的楚國一帶,軍中已經出現拔河運動,用來訓練士兵稱為「牽鉤」。書云:「拔河古謂之牽鉤,襄、漢風俗,常以正月望日為之。相傳楚將伐吳,以為教戰」。唐代以前的拔河活動以拉扯竹索為主,到了隋唐時期已將竹索改為大繩,繩長約50丈(即167米),兩頭還分系小繩索數百條。在古代拔河時一邊還要敲著大鼓,以壯士氣。唐中宗提倡此一運動,並曾多次觀看拔河比賽,拔河者多至千餘人,呼聲振天,中外觀眾,無不震駭。進士河東薛勝在《拔河賦》中言:「皇帝大誇胡人,以八方平泰,百戲繁會,令壯士千人分為兩隊,名曰拔河於內,實耀武於外。」光緒版《洮州廳志》「風俗」記載:「舊城民有拔...

【用戶】Yi-jia Ke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為什麼不能選C呢?中國根據唐代封演《封氏聞見記》,春秋時期的楚國一帶,軍中已經出現拔河運動,用來訓練士兵稱為「牽鉤」。書云:「拔河古謂之牽鉤,襄、漢風俗,常以正月望日為之。相傳楚將伐吳,以為教戰」。唐代以前的拔河活動以拉扯竹索為主,到了隋唐時期已將竹索改為大繩,繩長約50丈(即167米),兩頭還分系小繩索數百條。在古代拔河時一邊還要敲著大鼓,以壯士氣。唐中宗提倡此一運動,並曾多次觀看拔河比賽,拔河者多至千餘人,呼聲振天,中外觀眾,無不震駭。進士河東薛勝在《拔河賦》中言:「皇帝大誇胡人,以八方平泰,百戲繁會,令壯士千人分為兩隊,名曰拔河於內,實耀武於外。」光緒版《洮州廳志》「風俗」記載:「舊城民有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