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7.《臺灣通史•序》曰:「郭公夏五,疑信相參。」意指?
(A)郭公、夏五二人相互猜忌
(B)郭公不完全相信夏五
(C)文字有脫漏不能全部採信
(D)郭公、夏五二人懷疑文字之可靠性。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非常簡單0.913021
統計:A(286),B(52),C(5217),D(158),E(1)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郭公夏五、時節/節氣比較

用户評論

【用戶】Tiff Zeng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郭公夏五 注音一式 ㄍㄨㄛ ㄍㄨㄥ ㄒ|ㄚˋ ㄨˇ郭公,指春秋莊公二十四年經文的脫漏之處。見「郭公」條。夏五,指春秋桓公十四年經文的脫漏之處。見「夏五」條。郭公夏五比喻缺漏的文字。亦作「夏五郭公」。表單的頂端郭公 注音一式 ㄍㄨㄛ ㄍㄨㄥ傀儡。樂府詩集˙卷八十七˙雜歌謠辭五˙邯鄲郭公歌引樂府廣題:「北齊後主高緯,雅好傀儡,謂之郭公。」春秋莊公二十四年的經文中記載:「冬,戎侵曹,曹羈出奔陳,赤歸于曹。郭公。」但「郭公」以下闕文,所以杜預˙注:「無傳,蓋經闕誤也。」見春秋˙莊公二十四年。...

【用戶】我愛阿,阿愛我

【年級】

【評論內容】注意:郢書燕說-郢人在給燕相的信中誤寫「舉燭」二字,而燕相則解釋尚明、任賢之義。典出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後比喻穿鑿附會,扭曲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