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7.下列有關女性觀點的道德發展理論哪些是正確的?(I)以關懷為道德義務的決定因子:(II)自我道德方面注重自我的連結性和親和性:(III)重視關係:(IV傾向於現象學,屬於情境相對主義。
(A)(I)(III)(IV) ;
(B) (I)(II)(III) ;
(C)(II)(II)(IV);
(D)(I)(II)(III)(IV)。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24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pin.jyun7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Gilligan道德發展理論之建構     Gilligan(1982)主張男性和女性從不同途徑發展,進而採取不同的道德判斷方式;最後,並聲明不同的道德命令。她認為至少有兩種不同的道德聲音。一種是正義的聲音,另一種則是所謂的關懷。四個重要的概念:(一)關係之意像與自我     Gilligan(1987)認為西方的哲學傳統將道德本身描寫成孤立、分離的存在。      Gilligan(1982)認為女性對關愛和養育關係的強調並非是男性定義所謂標準的自我和道德的變異,男女由於早期經驗的分離與依附關係之不同,及後來社會化的過程中所經驗性別角色認同不同,造成後來發展上的困難點有所差異。伴隨著此種發展現象,男女對自我觀念亦有相當大的歧異性。在與他人的關係中自我有兩種獨特模式。一種在與他人的關係中反映出客觀的、有距離的、分離的自我;另一種對自我的想法則與他人是聯繫的、相互依賴的。所以Gilligan所強調的就是這一種關係的意像。(二)自我與道德概念     Gilligan認為對上述關係意像的不同,使得男女在定義自我時有相當大的差異,而這樣的差異將進一步影響真實生活中有關道德問題的建構,也因此影響道德判斷與推理過程中的考量方式。     Gilligan道德發展階段論:第一階段     在第一階段時,自我是女性關心的唯一目標,這個自我是一個煩惱的自我;一個無力與失望的的自我,如此的害怕被傷害以至於它喜愛疏離勝過連結。Gilligan以墮胎為例研究婦女的思維,受試者在剛開始時視嬰兒為幫助她們生存的人,因為嬰兒會愛她們。然而,當這些女子在墮胎決定中掙扎,他們當中有許多人體悟到嬰兒和他們自己一樣,是一個需要愛之脆弱之人。漸漸地,她們開始重新詮釋她們對自我利益是一種自私,所以,任何從「想要」轉化成「需要」的女性,也就是從有意的「自私」轉化至道德選擇的「負責」,達到了第二階段的道德發展。第二階段    使女性從第一階段發展至第二階段的動機是與別人產生連結與參與社會的生活慾望。在許多方面,第二期的女性是成規的(conventional)、撫育的(nurturant)、將善等同於自我犧牲的,並且壓抑自己對他人籲求的女性。但是Gilligan認為女性僅在她到達一個迫切性的臨界點之前可能壓抑其欲求,為了避免變成一個怨恨的憤怒的、甚至是充滿怨憝的人,女子需要超越道德發展的第二階段至第三階段,她必須學習如何關懷自己與他人。當女子接近第三階段時,例如墮胎決定,變成一個她必須如何做出對胎兒、她自己、和任何因她的決定而深受影響的人是最關懷的選擇。第三階段    Gilligan所描述這種從第二階段到第三階段的特徵是從善到真實的一種轉化。女子從討好他人(做習俗上的善),總是自我犧牲的女人,到認知她自己的需要是任何關係考量中的一部分,所以當女性停止為支持他人而排斥她自己的需要時,並且同時認知此種過於在意他人錯誤與她與他人是相互連結的事實,她才能進入第三階段。     綜上所述,說明了女性的轉化是經由三個階段(1)過度強調自我(2)過度強調他人(3)適當的人我關係。但Gilligan亦指出,儘管女性的道德發展從過分自我本位立場,到過分受到他人支配,最後至人我間適當的關係,但這並不是意謂著說第三階段之女性她總是以此一模式做決定,而正確的應該是說她以第三階段模式做決定的次數會隨之增加。(三)道德導向與道德判斷     Gilligan(1987)對於傳統上,常被認為等同於道德的正義觀點,僅能代表看待道德問題方式的一種,而另外一種選擇的觀點則是關懷。她進一步指出,就理論上而言,正義與關懷間的區別超過思考與感情、利己主義與利她主義的劃分,所以在Gilligan的觀念中,有兩種道德觀點與導向,一個是正義,一個是關懷,在人類的經驗中重複的發生。     再談到道德判斷,Gilligan認為在討論道徳兩難問題時,人們可以清楚的說出有關正義的關注或關懷的關注。人們傾向於將其注意力集中在一套關注上且極少表現出另一個,而道德的導向與性別是有密切關聯的。理解方式的差異引起正義與關懷推理的不同邏輯,一個尋找同意的根據,一個追尋瞭解的根據,一個假設的自我是分離式的,並因此需要外在的連結結構,一個假設的自我是連結式的,並因此有瞭解的可能。這些假設的深入探究,產生並反映了人類天性與人類條件的不同觀點。在正義推理中,可能的誤差在於它潛在的自我中心主義(egocentrism),用一個客觀的觀點或真相來混淆人們的觀點之傾向,藉由設身處地的以自己的觀點來定義他人之誘惑。在關懷推理中可能的誤差在於忘記一個人有其條件的傾向,產生一種進入他人觀點的傾向,並用他人的方式來定義自己,視自己為「無我的(selfless)」。這兩種錯誤的型態構成表示出正義與關懷的扭曲與變形之共同等式基礎:用男人等同於人由於忽略了女人而顯得不公正的;將關懷等同於自我犧牲,由於無法表現關懷的活動與主體而顯得不關懷。     總之,Gilligan認為這二種導向本身就是不同發展途徑下的產物,不可能將其融合為一。個體可以用正義或關懷的方式來看待道德問題,做出她自己的道德判斷,但不是一次同時以兩種方式來看待。資料來源取自:https://www.nhu.edu.tw/~society/e-j/51/51-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