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二、閱讀題組:(每題2.5分,共10分)
         我想,一個好的人文教育,還是要扎根在生活的土壤裡吧。
   如果你的心被物質塞滿了,最後對物質也不會有感覺。就好像一個吃得很飽的人,對食物不會感興趣。當一個孩子要什麼就有什麼的時候,最後他會非常不快樂,這種痛苦是他的父母無法了解的。
   西方的工業革命比我們早,他們已經過了那個比較、欲求的階段,反而回來很安分地做自己。我覺得每一次重回巴黎最大的快樂,就是可以找回這麼多作為「人」的自信。
   譬如霜淇淋店的老闆,賣沒有牛奶的霜淇淋,幾十年來店門前總是大排長龍。但他永遠不會想多開幾家分店。他好像有一種「夠了」的感覺,那個「夠了」是一個很難的哲學:我就是做這件事情,很開心,每一個吃到我霜淇淋的人也都很快樂,所以,夠了。
   這種「夠了」的快樂,是我一直希望學到的,也希望給身為父母者一點思考。(蔣勳 為什麼要給孩子最好的美育(節錄))
【題組】37.根據本文,就對物質的需求而言,作者認為臺灣跟西方比較的情況如何? 
(A) 雙方都還處於比較、欲求的階段 
(B) 雙方都已經過了比較、欲求的階段 
(C) 臺灣還處於比較、欲求的階段 
(D) 西方還處於比較、欲求的階段。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多練習就會更厲害~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由「西方的工業革命比我們早,他們已經過了那個比較、欲求的階段,反而回來很安分地做自己。」得知臺灣還處於比較、欲求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