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1-12為題組:  閱讀下文,回答11-12題。         老人說對漁人說,他們的祖先為了逃避秦始皇的暴政,才到這個與外界隔絕的桃花源定居。可嘆始皇帝「萬世一系」的計畫是一場夢,當初何苦焚書坑儒、偶語棄市?可憐每一次改朝換代,百姓總是要遭一次浩劫。感謝祖宗,他們都僥倖躲過了。外面的世界太可怕,他們現在更不喜歡外面的世界了。遂再三叮嚀漁人不要說出他們居住的地方來。漁人再三保證絕不洩漏他們的情形。         可是漁人哪能忍住不說呢?         漁人回家,一路述說他的奇遇。整個武陵傳遍了,連南陽的劉子驥都聽說了,郡太守也得到報告。         太守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有這麼多人躲著不納糧,豈有此理!萬一有一天他們想造反呢?」         劉子驥去見太守:「我派人到那地方去開一家商店,專賣褲子,我的人可以做太守的耳目。」         有個落拓士子去見劉子驥:「我在你的店門口擺個攤子說書好不好?專說兩漢王國,順便給你的商店做廣告。」         這些人在太守支援下組織探險隊,由漁人做嚮導,去尋那一片世外的人間,他們「緣溪行......忽逢桃花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         可是入山的孔道卻再也找不到了。漁人急得滿頭大汗。然後,劉子驥等人也都疲憊不堪,彼此一商量,認定大家上了漁人的當,漁人所謂奇遇,根本是吹牛說謊。        漁人也惶惑不已:我究竟是迷了路,還是做了個夢,還是因課稅太重而生的幻覺神遊?        這事的結局是,漁人在太守那兒挨了五十大板,罪名是造謠生事。  (改寫王鼎鈞《牽手捕蝶•漁人說謊》)
【題組】11.太守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有這麼多人躲著不納糧,豈有此理!」其想法最接近下列哪一種思考模式:
(A)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B)兒孫生長與世隔,雖有父子無君臣
(C)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無所逃於天地之間
(D)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也;民貧,則難治也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