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4.性傾向原本是純粹個人在性心理與性行為方面的偏好,與價值、道德無涉,但「異性戀取向」和人類生殖繁 衍的社會功能息息相關,因此在人類文明中成為主導性的力量,並且透過社會化的過程對非異性戀者進行打 壓和歧視,甚至認為這是一種必須進行矯正的病態行為。尤其是愛滋病出現之後,社會上的主流論述,往往 利用宗教、媒體和衛生教育等糸統,將同性戀和愛滋病畫上等號,扭曲同性戀的形象也將之污名化,使社會 大眾心生恐懼,視同性戀者為愛滋病的化身,而愛滋病正是同性戀者因為違逆自然法則所遭受到的「天譴」。 請問,下列對「恐同症」的論述何者正確?(甲)「恐同症」是屬於早期人類文明中的主導性力量(乙)「恐同 症」是扭曲同性戀的形象並且將之污名化(丙)「恐同症」是異性戀者對非異性戀者的歧視(丁)「恐同症」反 映了一種不接受個別差異的心態。
(A)甲乙丙
(B)乙丙丁
(C)甲乙丁
(D)甲丙丁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833333
統計:A(0),B(10),C(2),D(0),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