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1.「激問」是表面上提出疑問,但實際上說話者已有答案。所提出的問題,其答案就在問題的反面,呼之欲出。下列文句,何者不是這種提問方式?
(A)豈獨一琴哉 
(B)不病於無雞乎 
(C)若之何而去夫貓也 
(D)君子亦有窮乎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Sheen Yang

【年級】大三上

【評論內容】BC原文趙人患鼠,乞貓於中山。中山人予之貓,貓善捕鼠及雞。月餘,鼠盡而雞亦盡。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無雞。夫有鼠,則竊吾食,毀吾衣,穿吾垣墉,毀傷吾器用,吾將飢寒焉,不病於無雞乎?無雞者,弗食雞則已耳,去飢寒猶遠,若之何而去夫貓也!翻譯有一個趙國人家裏發生了鼠患,到中山討貓。中山國的人給了他貓。這貓既善於捉老鼠,又善於捉雞。過了一個多月,老鼠沒了,雞也沒了。他的兒子很擔心,對他父親說:"爲什麼不把貓趕走呢?"他父親說:"這不是你所懂的事了。我的禍害是老鼠,不在乎有沒有雞。有老鼠,就會偷吃我的糧食,毀壞我的衣服,穿破我的牆壁,啃壞我的用具,我就會飢寒交迫,不是比沒有雞害處更大嗎?沒有雞,只不過不吃雞罷了,距離飢寒交迫還很遠,爲什麼要把那貓趕走呢?"A原文工之僑得良桐焉,斫而爲琴,弦而鼓之,金聲而玉應。自以爲天下之美也,獻之太常。使國工視之,曰:“弗古。”還之。工之僑以歸,謀諸漆工,作斷紋焉;又謀諸篆工,作古窾焉。匣而埋諸土,期年出之,抱以適市。貴人過而見之,易之以百金,獻諸朝。樂官傳視,皆曰:“希世之珍也。”工之僑聞之,嘆曰:“悲哉世也!豈獨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圖之,其與亡矣。”遂去,入於宕之山,不知其所終。翻譯有一個名字叫工之僑的人得到一塊上好的桐木,砍來做成了一把琴,裝上琴絃彈奏起來,發聲和應聲如金玉之聲。他自認爲這是天下最好的琴,就把琴呈現給太常寺(的主管人);(主管人)讓優秀的樂師來看,樂師說:“(這個琴)不是古琴。”於是便把琴退還回來。工之僑拿着琴回到家,跟漆匠商量,把琴身畫上殘斷不齊的花紋;又跟刻工商量,在琴上雕刻古代的款式;把它裝在匣子裏埋在泥土中。過了一年挖出來,抱着它到集市上。有個達官貴人路過集市看到了琴,就用一百兩黃金買了它,把它獻到朝廷上。樂官們傳遞着觀賞它,都說:“這琴真是世上少有的珍品啊!”工之僑聽到這種情況,感嘆道:“這個社會真可悲啊!難道僅僅是一把琴嗎?不是這樣的啊!世上的事情沒有不是這樣的。如果不早做打算,就要和這國家一同滅亡了啊!”於是離去,至宕冥附近的山,不知道他最終去哪兒了。D 提問 原文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孔子在陳國斷糧時,跟隨的學生都餓得走不動路。子路埋怨地說:「君子也有窮困潦倒的時候嗎?」孔子說:「君子雖窮,但窮不失志;小人一旦窮了,就自暴自棄、一蹶不振了。」

【用戶】完成本分

【年級】大四上

【評論內容】BC原文趙人患鼠,乞貓於中山。中山人予之貓,貓善捕鼠及雞。月餘,鼠盡而雞亦盡。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無雞。夫有鼠,則竊吾食,毀吾衣,穿吾垣墉,毀傷吾器用,吾將飢寒焉,不病於無雞乎?無雞者,弗食雞則已耳,去飢寒猶遠,若之何而去夫貓也!翻譯有一個趙國人家裏發生了鼠患,到中山討貓。中山國的人給了他貓。這貓既善於捉老鼠,又善於捉雞。過了一個多月,老鼠沒了,雞也沒了。他的兒子很擔心,對他父親說:"爲什麼不把貓趕走呢?"他父親說:"這不是你所懂的事了。我的禍害是老鼠,不在乎有沒有雞。有老鼠,就會偷吃我的糧食,毀壞我的衣服,穿破我的牆壁,啃壞我的用具,我就會飢寒交迫,不是比沒有雞害處更大嗎?沒有雞,只不過不吃雞罷了,距離飢寒交迫還很遠,爲什麼要把那貓趕走呢?"A原文工之僑得良桐焉,斫而爲琴,弦而鼓之,金聲而玉應。自以爲天下之美也,獻之太常。使國工視之,曰:“弗古。”還之。工之僑以歸,謀諸漆工,作斷紋焉;又謀諸篆工,作古窾焉。匣而埋諸土,期年出之,抱以適市。貴人過而見之,易之以百金,獻諸朝。樂官傳視,皆曰:“希世之珍也。”工之僑聞之,嘆曰:“悲哉世也!豈獨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圖之,其與亡矣。”遂去,入於宕之山,不知其所終。翻譯有一個名字叫工之僑的人得到一塊上好的桐木,砍來做成了一把琴,裝上琴絃彈奏起來,發聲和應聲如金玉之聲。他自認爲這是天下最好的琴,就把琴呈現給太常寺(的主管人);(主管人)讓優秀的樂師來看,樂師說:“(這個琴)不是古琴。”於是便把琴退還回來。工之僑拿着琴回到家,跟漆匠商量,把琴身畫上殘斷不齊的花紋;又跟刻工商量,在琴上雕刻古代的款式;把它裝在匣子裏埋在泥土中。過了一年挖出來,抱着它到集市上。有個達官貴人路過集市看到了琴,就用一百兩黃金買了它,把它獻到朝廷上。樂官們傳遞着觀賞它,都說:“這琴真是世上少有的珍品啊!”工之僑聽到這種情況,感嘆道:“這個社會真可悲啊!難道僅僅是一把琴嗎?不是這樣的啊!世上的事情沒有不是這樣的。如果不早做打算,就要和這國家一同滅亡了啊!”於是離去,至宕冥附近的山,不知道他最終去哪兒了。D 提問 原文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孔子在陳國斷糧時,跟隨的學生都餓得走不動路。子路埋怨地說:「君子也有窮困潦倒的時候嗎?」孔子說:「君子雖窮,但窮不失志;小人一旦窮了,就自暴自棄、一蹶不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