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1資料一:北魏建國後定都平城(約在今天的山西大同),但平城附近區域貧瘠,糧食生產不足,必須依賴輸運,勞費過高。而且北方游牧民族柔然崛起,北魏雖設置「六鎮」防禦,但柔然的威脅仍日趨嚴重。不過,孝文帝決定遷都洛陽,還有一個更主要原因,就是要推行漢化。此一漢化政策後來極為成功,洛陽一帶的胡人、漢人逐漸融為一體,文化活動昌盛,鮮卑王公貴族的生活也日趨優渥。資料二:北魏孝文帝遷都及全面漢化後,居住中原的貴族在文治政策下,漸趨奢靡,政治及社會風氣日益敗壞。另一方面,留守北方防禦柔然的「六鎮」,逐漸不被朝廷重視,洛陽地區的人甚至認為「六鎮」的人都很粗鄙野蠻。生活惡化,加上地位日趨低下,「六鎮」人民,無論胡人、漢人,心中積怨很深。關於北魏孝文帝遷都,並推行漢化政策的影響,根據上述提供的兩段資料,下列哪些敘述是較為合理的?
(A)維護鮮卑貴族的優越地位
(B)加速胡漢文化的相互交流
(C)造成北魏內部政局的對立
(D)資料一、二的論點有所矛盾,因此兩種說法中,應有一種說法是有錯誤的。
(E)「六鎮」是軍事重鎮,屏障洛陽的安全,朝廷不可能置之不理,因此資料二有問題。

參考答案

答案:A,B,C
難度:困難0.21875
統計:A(14),B(27),C(23),D(4),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