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5.小華在25℃時,將1毫克的蛋白質分別加到10mL的純水、0.001M的鹽酸溶液、0.001M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得到如下的實驗結果: (1)無法完全溶解於純水中 (2)完全溶解於0.001M的鹽酸溶液中 (3)完全溶解於0.001M的氫氧化鈉溶液中 (4)在電場下,(2)所述溶液中的蛋白質,會向負(-)端移動 (5)在電場下,(3)所述溶液中的蛋白質,會向正(+)端移動 根據上述,下列有關該蛋白質性質的推論哪些正確?
(A)溫度越高,該蛋白質溶解度越大
(B)該蛋白質的溶解度和溶液酸鹼值有關
(C)該蛋白質所帶的電荷和溶液的酸鹼值有關
(D)若將(2)與(3)所述溶液等量混合,可能有部分蛋白質析出
(E)溶於0.001M氫氧化鈉溶液中的蛋白質,其移動速率不隨電場強弱而改變

參考答案

答案:BCD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Kai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A)錯誤。實驗未提及溫度的影響。(B)正確。由實驗(1)(2)(3)可知此蛋白質在純水中溶解度較偏酸或偏鹼的溶液中差。(C)正確。由實驗(4)(5)可知溶液偏酸時,蛋白質帶正電。溶液偏鹼時,則帶負電。(D)正確。將相同濃度的鹽酸、氫氧化鈉混合,溶液偏中性,與實驗(1)的環境相似,可推論其溶解度應變差,故可能有部分蛋白質析出。(E)錯誤。實驗未提及此變因的影響,理想上因為有帶一定程度的電荷,應會隨之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