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5. 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總督府積極推動臺灣農業的發展,其中稻米在1921~1930年之內增產快速。就你所學判斷,造成稻米產量激增的原因為何? 
(A)實施肥料換穀政策 
(B)磯永吉改良蓬萊米 
(C)大量工業用地轉作農地 
(D)推廣機械化耕作技術
【題組】36. 承上題,稻米產銷量不斷增加的情況下,為臺灣帶來何種影響? 
(A)帶動工業成長 
(B)臺民可獨享豐富糧食資源 
(C)產生米糖相剋現象 
(D)土地資源消耗殆盡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nomi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C)產生米糖相剋現象稻米產量日增、獲利較豐、農民遭剝削較少,反觀蔗農獲利少、限制多,耕作意願較稻農低,因此產生米糖相剋問題。(A)(D)現象並未出現 (B)蓬萊米主要銷往日本,臺人還是食用在來米為主,豐富的糧食資源並不屬於臺人所有

【用戶】nomi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C)產生米糖相剋現象稻米產量日增、獲利較豐、農民遭剝削較少,反觀蔗農獲利少、限制多,耕作意願較稻農低,因此產生米糖相剋問題。(A)(D)現象並未出現 (B)蓬萊米主要銷往日本,臺人還是食用在來米為主,豐富的糧食資源並不屬於臺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