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題組】 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壙也。故為淵敺魚者,獺也;為叢敺雀者,鸇也;為湯武敺民者,桀與紂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則諸侯皆為之敺矣。雖欲無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茍為不畜,終身不得。茍不志於仁,終身憂辱,以陷愉死亡。《詩》云:「其何能淑,載胥及溺」,此之謂也。 ﹝《孟子.離婁上》﹞
【題組】40.上文用了許多的比喻,下列說明正確的選項是:
(A)以「魚、雀」比喻暴君
(B) 以「獺、鸇」比喻人民
(C) 以「七年之病」比喻不良的政治
(D) 以「三年之艾」比喻賢才的出現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46875
統計:A(3),B(5),C(35),D(15),E(0)

用户評論

【用戶】meiann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A)以「魚、雀」比喻人民(B) 以「獺、鸇」比暴君(C) 以 「七年之病」比喻不良的政治(D) 以「三年之艾」比喻治病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