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4 下列文句中有關時間的詞語,解釋正確的是:
(A)「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蘇軾〈赤壁賦〉)──既望指的是農曆十五日
(B)「杭人遊湖,止午、未、申三時」(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午、未、申三時指的是上午十一時 至下午五時之間
(C)「戊申晦,五鼓,與子穎坐日觀亭,待日出」(姚鼐〈登泰山記〉)──晦指的是農曆初一
(D)「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顏真卿〈勸學〉)──三更指的是凌晨三到五點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777969
統計:A(53),B(452),C(30),D(46),E(0)

用户評論

【用戶】小法(已上榜)

【年級】大三下

【評論內容】a. 既望--農曆十六日c.晦--陰曆每月的最後一日稱為

【用戶】Cloudy Cheng

【年級】大三上

【評論內容】(D)三更燈火五更雞:(諺語)比喻勤奮刻苦,晚睡早起。三更:夜晚十二時左右。即子時。

【用戶】阿可(已上榜)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農曆初一: 朔初七, 初八: 上弦十五: 望二十二, 二十三: 下弦月底: 晦

【用戶】YU196

【年級】

【評論內容】五鼓:五更天,寅時,凌晨3~5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