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8 天下女子有情,寧有如杜麗娘者乎?夢其人即病,病即彌連,至手畫形容傳於世而後死。死三年矣,復能溟莫中求得其所夢者而生。如麗娘者,乃可謂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夢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豈少夢中之人耶?必因薦枕而成親,待挂冠而為密者,皆形骸之論也。傳杜太守事者,仿佛晉武都守李仲文、廣州守馮孝將兒女事。予稍為更而演之。至於杜守收拷柳生,亦如漢睢陽王收拷談生也。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盡。自非通人,恒以理相格耳。第云理之所必無,安知情之所必有邪?(湯顯祖《牡丹亭記.題辭》)根據上文,下列不符合作者撰文旨意的選項是:
(A)文中讚揚杜麗娘和柳夢梅的情愛至深,甚至可超越生死界限
(B)活著不能為情而死,死了不能為情復生,都不算愛到最高點
(C)認同世人以常理推斷,以為死而復生之事是荒誕不經的說法
(D)認為薦枕成親、挂冠為密是受限於傳統男女結合的膚淺看法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613054
統計:A(67),B(57),C(263),D(42),E(0)

用户評論

【用戶】Stacy Lu

【年級】小五下

【評論內容】翻譯:  天下女子的多情,難道還有像杜麗娘那樣的嗎?夢見那位情人就得病,一病而迅即不起,以至親手描繪自己的畫像傳于世以後就死了。死去三年了,又能在冥冥之中尋求到所夢的人而復生。像杜麗娘這樣,才可以稱得上是多情的人了。她的情在不知不觉中激發起来,而且越来越深,活著時可以為情而死,死了又可以為情而生。(A)活着不願為情而死,死而不能復生的,都不能算是感情的極點啊。(B)夢中產生的情,為什麼一定不是真的呢,難道還缺少這樣的夢中之人嗎?一定要挨到男女同席了才算是成親,等到挂冠辭官後才感覺安全的,都是只看事情表面的說法啊。(D)  記述杜太守事蹟的故事,模仿了晉代武都太守李仲文、廣州太守馮孝將兒女戀愛的傳說。我稍加改寫成了這個劇本。至於杜太守拘押拷打柳夢梅,也就象徵代睢楊王拘押拷打談生了。(A)  唉,人世的事情,不是人世所能理解透徹的。自己不是學問貫通古今的人,所以常常用“理”去加以推究了。只是一味强调(杜麗娘死而復生與柳夢梅结合的事)從理的角度看一定没有,又怎麼知道從情的角度看一定存在呢?

【用戶】用心感恩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我認為最後一句應該有更好的翻譯:(考選部最後的標題符號是不是應該用!代替?)原文:自非通人,恆以理相格耳!第云理之所必無,安知情之所必有邪!翻譯:所以他最後說,理中所絕對不存在的,卻往往是情中所必然發生的。 所以選項(C)說的不符合作者旨意。資料來源: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21118000015KK00331

【用戶】我愛阿,阿愛我

【年級】

【評論內容】天下女子有情,寧有如杜麗娘者乎?夢其人即病,病即彌連,至手畫形容傳於世而後死。1.女子有情?有情到夢他人病死。(舉出情況)死三 年矣,復能溟莫中求得其所夢者而生。2.死三年,得夢中人而復生。(描述這情況)如麗娘者,乃可謂之有情人耳。3.根據1+2=這女才可叫有情人。(做出結論)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4.情深=生可死。死可生。(分析上面故事)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5.活著不一起死,死不復生,皆不是極有情。(然後做出結論)夢中之情,何必非 真,天下豈少夢中之人耶?必因薦枕而成親,待挂冠而為密者,皆形骸之論也。6.天下沒有真情故事?必因各種形式非情而婚。(作者對這結論,發表自...

【用戶】我愛阿,阿愛我

【年級】

【評論內容】夢中之情,何必非 真,天下豈少夢中之人耶?必因薦枕而成親,待挂冠而為密者,皆形骸之論也。形骸=形體,外形。也:有無夢中情人=夢中的情,為何一定不是真的?天底下真的沒有夢中情人?必因薦枕而成親,待挂冠而為 結合的人,這類結合的人,皆(都)是用現實形式來論有無夢中情人,所以才說一定不是真的(下一句一定是回答上一句的問題。)(D)認為薦枕成親、挂冠為密是受限於傳統男女結合的膚淺看法 (6.沒特別提,只是認為薦枕成親、挂冠為密這一類的事非真有情人)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盡。自非通人,恒以理相格耳。(下一句基本上,主題一致的話。都是論有、無。本題的主角一直接這類認為無情的人。)可盡=能夠達成,完成。網路流傳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