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孫子兵法》言「將能而君不御者勝」此語旨意接近下列何項?
(A)力挽狂瀾
(B)事必躬親
(C)得君行道
(D)臨危受命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7357
統計:A(26),B(71),C(373),D(37),E(0)

用户評論

【用戶】iiiloveyou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孫子兵法: 謀攻篇故知勝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 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者勝。此五者,知勝之道也。【譯文】興兵作戰是可以預知勝利的,但是必須以熟知下面五種情況為前提:一是敵我情況了如指掌,知道什麼情況下可以打,什麼情況下不可以打,具有了這種准確判斷力,就會取得勝利;二是既能指揮大部隊作戰,也能夠指揮小部隊作戰,具有這種應戰能力就會取得勝利;三是全國上下團結一心,三軍上下同仇敵愾,就會取得勝利;四是以有戒備的軍隊對待防御松弛的軍隊,具有這樣條件,就會取得勝利:五是將帥具有指揮才能而且國君不干預牽制,就會取得勝利。以上這五條原則就是預測勝利的依據。

【用戶】陳顥銓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得君行道: 指有才識的人得到開明君主的信任,得以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和計畫

【用戶】記憶吐司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A)力挽狂瀾-阻遏、扭轉異端邪說的橫行。語本唐.韓愈〈進學解〉:「障百川而東之,迴狂瀾於既倒。」比喻盡力挽回險惡的局勢。(B)事必躬親 -凡事一定自己親自去做。

【用戶】業精於勤,事立於豫

【年級】研一下

【評論內容】將能而君不御者勝 -- 君主不要干預有才能將士的行動,以保證將士的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以求取得戰爭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