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8 西元1925年,賴和發表了第一首新詩〈覺悟的犧牲——寄二林的同志〉,詩中寫道:「弱者的哀求,所得到的賞賜,只是橫逆、摧殘、壓迫;弱者的勞力,所得到的報酬,就是嘲笑、謫罵、詰責。…」請問這首詩的背景,二林的同志是為了抗議什麼事情而犧牲?
(A)撤廢六三法
(B)全面禁用漢文
(C)原料採收區制度
(D)第二次霧社事件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667539
統計:A(59),B(27),C(255),D(41),E(0)

用户評論

【用戶】我一定會考上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臺灣總督府在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6月頒布「製糖廠取締規則」,實施製糖許可制與原料採取區域制度,對日資有利,因蔗農因被「設限」不得越區出售甘蔗,只能賣給政府指定區域內的糖廠,亦不得把甘蔗用作製造砂糖以外的用途,任由製糖會社剝削,大正14年(1925年)因此爆發「二林事件」,打開了1920年代農民運動的抗爭大門。後來矢內原忠雄說:「甘蔗糖業的歷史即是殖民地的歷史」,台灣經濟史上也有一句俗諺:「第一憨,替人選舉做運動。第二憨,種甘蔗乎會社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