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清朝末年,中國人開始與西方工業文明接觸,如李鴻章已深感「洋機器於耕、織、印刷、陶埴諸器,皆能製造,有裨民生日用。妙在借水火之力,以省人之勞費。」於是主張「設機器局自為製造,輪船、鐵路自為轉運」以便「為內地開拓生計。」但當時朝野人士, 鑒於時局的嚴峻, 亦贊成利用機器, 但多主張以製造何者為先?
(A)輪船、鐵路
(B)鐵路、織機
(C)織機、槍礟
(D)槍礟、輪船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0505
統計:A(44),B(12),C(18),D(100),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中國_唐、清朝國勢

用户評論

【用戶】羅文謚

【年級】小一下

【評論內容】但多主張槍礟、輪船

【用戶】ninavivachen

【年級】小六上

【評論內容】紡織工業與鐵路運輸,則是為賺取軍費、取得軍需資源而創辦,時間稍晚於槍礮與輪船製造

【用戶】C17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清朝開始學習外國器物,是自強運動先強(船...

【用戶】ninavivachen

【年級】小六上

【評論內容】紡織工業與鐵路運輸,則是為賺取軍費、取得軍需資源而創辦,時間稍晚於槍礮與輪船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