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下列甲、乙文,請回答第 20 題。
甲、
李杜之後,詩人繼作,雖間有遠韻,而才不逮意。獨韋應物、柳子厚發纖穠於簡古,寄至味於淡
泊,非餘子所及也。 (蘇東坡〈書黃子思詩集後〉)
乙、
柳子厚詩在陶淵明下,韋蘇州上。退之豪放奇險則過之,而溫麗靖深不及也。所貴乎枯澹者,謂
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實美,淵明、子厚之流是也。若中邊皆枯澹,亦何足道。
(蘇東坡《東坡題跋.評韓柳詩》)20. 根據以上甲、乙文,蘇軾對於寫詩與詩人的看法,說明正確的選項是:

(A)蘇軾強調偏愛「外枯中膏,似淡實美」的詩作

(B)子厚的作品可與李、杜媲美,在當代獨領風騷

(C)子厚的才學與陶淵明相近,兩人的詩則在伯仲之間

(D)韋應物和柳子厚其詩質樸淡泊,在當代獨具一格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蝦皮:教育學程考題彙編(教

【年級】

【評論內容】X(A)物質X匱乏時,冰棒即是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