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2.下列引文,陳述外在環境對人產生影響的選項是:
(A)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
(B)善人同處,則日聞嘉訓;惡人從游,則日生邪情
(C)獨學無友,則孤陋而難成;久處一方,則習染而不自覺
(D)一齊人傅之,眾楚人咻之,雖日撻而求其齊也,不可得矣
(E)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參考答案

答案:B,C,D
難度:適中0.470588
統計:A(1),B(15),C(14),D(10),E(1)

用户評論

【用戶】1000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A:強調即使身處夷狄之邦,也要堅守恭、敬、忠E:說明即使君子居九夷,亦因其德而無陋之虞

【用戶】Smilly He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C)獨學無友,則孤陋而難成;久處一方,則習染而不自覺孤獨地學習,而不和朋友互相交流啟發,就必然學識淺薄難以成功;長久住在一個地方,就會不知不覺地沾染上當地的習氣。

【用戶】高歆嵐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A)說明恭、敬、忠的重要。語譯:平常在家恭敬有禮,辦事嚴肅謹慎,待人忠厚誠實。即使到了夷狄之地,也不可以背棄。語出《論語‧子路》。(B)語譯:和品德高尚的人相處,就天天都會得到美好的教益;和行為不軌的人交往,就天天都會產生邪惡的思想。語出范曄《後漢書‧爰延列傳》。(C)語譯:只自己學習,沒有朋友互相切磋,學識就會淺薄鄙陋,難以有所成就;在一個環境待久了,就會在不知不覺間染上一些習氣。語出顧炎武〈與友人論學書〉。(D)語譯:一個齊人教他(說齊語),眾多楚人在旁邊喧鬧,就算每天打他要他說齊國話,也是不可能的啊。語出《孟子‧滕文公下》。(E)君子具有堅定的信念或智慧,不會被環境所左右。語譯:孔子想要搬到九夷去居住。有人說:「那裡非常落後閉塞,怎麼能住呢?」孔子說:「有君子去住,又怎麼會閉塞落後呢!」語出《論語‧子罕》。

【用戶】Smilly He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C)獨學無友,則孤陋而難成;久處一方,則習染而不自覺孤獨地學習,而不和朋友互相交流啟發,就必然學識淺薄難以成功;長久住在一個地方,就會不知不覺地沾染上當地的習氣。

【用戶】高歆嵐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A)說明恭、敬、忠的重要。語譯:平常在家恭敬有禮,辦事嚴肅謹慎,待人忠厚誠實。即使到了夷狄之地,也不可以背棄。語出《論語‧子路》。(B)語譯:和品德高尚的人相處,就天天都會得到美好的教益;和行為不軌的人交往,就天天都會產生邪惡的思想。語出范曄《後漢書‧爰延列傳》。(C)語譯:只自己學習,沒有朋友互相切磋,學識就會淺薄鄙陋,難以有所成就;在一個環境待久了,就會在不知不覺間染上一些習氣。語出顧炎武〈與友人論學書〉。(D)語譯:一個齊人教他(說齊語),眾多楚人在旁邊喧鬧,就算每天打他要他說齊國話,也是不可能的啊。語出《孟子‧滕文公下》。(E)君子具有堅定的信念或智慧,不會被環境所左右。語譯:孔子想要搬到九夷去居住。有人說:「那裡非常落後閉塞,怎麼能住呢?」孔子說:「有君子去住,又怎麼會閉塞落後呢!」語出《論語‧子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