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0-12為題組。閱讀下文,回答10-12題。
      2020年壓軸的天文現象是木星合土星。從地球看,兩顆星在12月21日的視覺距離僅約6.5角分,幾乎黏在一起。由於木星繞太陽一周將近12年,土星則要29.5年,因此平均 約20年才會兩星相合。
      古人稱一個運動中的天體逼近另一天體曰「犯」,所以史書記載這兩星相合為「歲星(木星)犯填星(土星)」。但哪顆星犯哪顆星,是如何判斷呢?
      以公轉速度而言,木星比土星跑得快。但因地球軌道短於外側行星的軌道,所以從地球上看V星的運動(如右圖),會發生順行(如A1→A2)、逆行(如A2→A3)的變化。而當木星在順逆行轉換、看似靜止不動時(古人稱為「留」),視覺上便可能土星快於木星。例如西元828年11月5日到21日,明顯是木星順行衝向土星,但21到25日,卻是土星以反方向接近木星,跑了2.2角分,但順行的木星只跑了1角分。以現代天文學看,木星每天頂多移動0.2度,小於宋元之際觀測誤差,約等於清代觀測誤差。如果真要依據這五天的變化寫誰犯誰,古人恐怕辦不到。
      古代「填星犯某星」的記載很少,《明實錄》的「填星犯太白(金星)」,到正史中改為「太白犯填星」。又彙整唐代之前國運占星術的《開元占經》,雖有「歲星犯太白」的占辭,但史書向來寫「太白犯歲星」。故可確定快慢印象是判斷誰犯誰的依據。(改寫自歐陽亮〈都是星星惹的禍?木星合土星─歲星犯填星〉)




【題組】10. 談論專業知識的文章,通常預設讀者具備相關背景知識,而不加以說明。下列四個已確知的天文學知識,未被上文預設為背景知識的是:
(A)金星的公轉速度比土星快
(B)角分與度是測量角度的單位,1度=60角分
(C)清代的觀測誤差,小於宋元之際的觀測誤差
(D)木星、土星與太陽的距離,較地球與太陽的距離遠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困難0.388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bettyjiang101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題目敘述:未被上文預設為背景知識。意即作...

【用戶】Chen Sasa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背景知識代表作者認為你已經知道,所以文章裡就不會再多加敘述了。因此題目問"未被上文預設為背景知識",表示作者認為讀者可能不清楚,所以在文中有多加說明或是有提到。  

【用戶】sandy93063

【年級】小三上

【評論內容】(C) 直接從文章看出。「以現代天文學看,木星每天頂多移動0.2度,小於宋元之際觀測誤差,約等於清代觀測誤差」現代=清代 < 宋元

【用戶】bettyjiang101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題目敘述:未被上文預設為背景知識。意即作...

【用戶】sandy93063

【年級】小三上

【評論內容】(C) 直接從文章看出。「以現代天文學看,木星每天頂多移動0.2度,小於宋元之際觀測誤差,約等於清代觀測誤差」現代=清代 < 宋元

【用戶】Chen Sasa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背景知識代表作者認為你已經知道,所以文章裡就不會再多加敘述了。因此題目問"未被上文預設為背景知識",表示作者認為讀者可能不清楚,所以在文中有多加說明或是有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