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四、經 濟 成 長 , 所 得 提 升 是 人 民 福 祉 增 加 的 表 現 。 當 景 氣 衰 退 , 經 濟 成 長 放 緩 時期,如何促進經濟成長成為政府施政的重點。隨著時代背景的不同,過去經濟學者對於經濟成長的看法也有所異,其中以馬爾薩思( Thomas Malthus)的古典成長理論(classical growth theory)以及梭羅(Robert Solow)的新古典成 長理 論( neoclassical growth theory) 頗 受經濟 學者 的重視。 請根 據「古 典成長理論」以及「新古典成長理論」的觀點,分別針對下列項目以繪圖方式進行分析並比較。(1) 人口成長。(2 分)(2) 經濟成長的動力。(2 分)(3)國內生產毛額(GDP)。(6 分)(4)每人所得(GDP per person)。(6 分)(5)實質工資(real wage)。(6 分)(6)日後持續成長的可能性。(3 分)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877119
統計:A(6),B(51),C(414),D(1),E(0)

用户評論

【用戶】Walkcloud Lin

【年級】國一下

【評論內容】第 35 條 營業人除本法另有規定外,不論有無銷售額,應以每二月為一期,於次期開始十五日內,填具規定格式之申報書,檢附退抵稅款及其他有關文件,向主管稽徵機關申報銷售額、應納或溢付營業稅額。其有應納營業稅額者,應先向公庫繳納後,檢同繳納收據一併申報。營業人銷售貨物或勞務,依第七條規定適用零稅率者,得申請以每月為一期,於次月十五日前依前項規定向主管稽徵機關申報銷售額、應納或溢付營業稅額。但同一年度內不得變更。前二項營業人,使用統一發票者,並應檢附統一發票明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