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0 「漢孝武討南越,遣伏波將軍路博德、樓船將軍楊僕。其後光武征交趾,亦遣伏波將軍馬援、樓船將軍段志。蓋以越人素畏伏波、樓船之威,故仍其號,使聞之而知震懼也。然兩伏波至今俎豆,而兩樓船無聞。當時實以德濟之,不純用威。故民之不能忘若是。」根據本文,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A)「兩樓船無聞」是指兩大戰船下落不明
(B)文中的「伏波將軍」是指馬援和路博德
(C)越人對段志將軍的畏懼遠超過路博德將軍
(D)作者認為人民對上位者的記憶主要是「德」
(E)本文主要在譴責漢武帝及漢光武帝窮兵黷武

參考答案

答案:B,D
難度:適中0.437192
統計:A(168),B(607),C(104),D(627),E(183)

用户評論

【用戶】ly1316

【年級】小三上

【評論內容】漢孝武帝討伐南越時,曾派遣伏波將軍路博德、樓船將軍楊僕。後來,光武帝征討交趾時,也派遣馬援、段志以伏波和樓船將軍的名號去討伐。大概是越人向來害怕「伏波」和「樓船」名號的威勢,所以沿襲了之前的稱謂,促使敵軍聽到後,而感到震驚、害怕。可是兩位伏波將軍(路博德、馬援)到現代仍然被人歌頌祭祀著,但另兩位樓船將軍(楊僕、段志)就顯得默默無聞了。這實在是因為德性成就了兩位將軍(路博德、馬援),而不純然使用威勢領導,所以人民一直以來不會忘記祭祀他們。(A)「兩樓船無聞」是指兩大戰船下落不明 →是指兩位樓船將軍(楊僕、段志)默默無名(B)文中的「伏波將軍」是指馬援和路博德 (C)越人對段志將軍的畏懼遠超過路博德將軍 →相反(D)作者認為人民對上位者的記憶主要是「德」 (E)本文主要在譴責漢武帝及漢光武帝窮兵黷武 →由譯文可知,文旨強調兩位伏波將軍「以德化民」,而非譴責二位皇帝黷武窮兵

【用戶】伊藤 107初等一般行政上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好吧~E是我自己腦補了

【用戶】Heize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1腦補

【用戶】神山日光Ninko

【年級】研一上

【評論內容】感謝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