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01.下列有關 義田記 一文的敘述,何者正確? 
(A) 「觀文正之義田,賢於平仲,其規模遠舉,又疑過之。」末句「之」指的是:文正
(B) 「再嫁者三十千」意指:夫死再婚者,也與以補助三十千錢
(C) 「族之人瓢囊為溝中瘠者」意指:同族的人行乞或餓死,成為溝中棄屍
(D) 「於是齊侯以晏子之觴而觴桓子」意指:齊侯認為晏子敝車羸馬,全是因節儉、不浪費公帑。值得肯定,故而對說錯話的桓子罰酒。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496774
統計:A(10),B(18),C(77),D(27),E(0)

用户評論

【用戶】瑯琊閣的學徒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這題直接出義田記 會不會太苛了點?國高中把它列為選讀耶? 看到可能就放棄了......

【用戶】gina640502

【年級】小一下

【評論內容】(A) 「觀文正之義田,賢於平仲,其規模遠舉,又疑過之。」末句「之」指的是:文正 晏子(B) 「再嫁者三十千」意指:夫死再婚者,也與以補助三十千錢 —>閨女改嫁的發給三十千錢(D) 「於是齊侯以晏子之觴而觴桓子」意指:齊侯認為晏子敝車羸馬,全是因節儉、不浪費公帑。值得肯定,故而對說錯話的桓子罰酒。 —>昔晏平仲敝車羸馬,桓子曰:「是隱君之賜也。」晏子曰:「自臣之貴,父之族,無不乘車者;母之族,無不足於衣食者;妻之族,無凍餒者;齊國之士,待臣而舉火者,三百餘人。以此而爲隱君之賜乎?彰君之賜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