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3 《荀子‧王制》:「聖王之制也。草木榮華滋碩之時,則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絕其長也;黿鼉魚鱉鰍鱣孕別之時,罔罟毒藥不入澤,不夭其生,不絕其長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時,故五穀不絕,而百姓有餘食也;汙池淵沼川澤,謹其時禁,故魚鱉優多而百姓有餘用也;斬伐養長不失其時,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餘材也。」下列選項,最能總括上文意旨的是:
(A)不夭其生,不絕其長
(B)四時不失,五穀不絕
(C)山林不童,則有餘材
(D)謹其時序,取物有節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8107
統計:A(18),B(15),C(6),D(197),E(0)

用户評論

【用戶】a178885886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荀子‧卷9‧王制‧第22則》聖明帝王的制度:草木正在開花長大的時候,砍伐的斧頭不准進入山林,這是為了使它們的生命不夭折,使它們不斷生長;黿、鼉、魚、鱉、泥鰍、鱔魚等懷孕產卵的時候,魚網、毒藥不准投入湖澤,這是為了使它們的生命不夭折,使它們不斷生長。春天耕種、夏天鋤草、秋天收獲、冬天儲藏,這四件事都不喪失時機,所以五谷不斷地生長而老百姓有多余的糧食;池塘、水潭、河流、湖泊,嚴格禁止在規定時期內捕撈,所以魚、鱉豐饒繁多而老百姓有多餘的資財;樹木的砍伐與培育養護不錯過季節,所以山林不會光禿禿而老百姓有多餘的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