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4 蘇軾〈方山子傳〉:「方山子,光、黃間隱人也。少時慕朱家、郭解為人,閭里之俠皆宗之。稍壯,折節讀書,欲以此馳騁當世,然終不遇」,文中「折節」一詞意謂:
(A)更改約定
(B)折箸立誓
(C)改變節操
(D)改變志行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702778
統計:A(1),B(39),C(38),D(253),E(0)

用户評論

【用戶】瘋狂的兔寶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方山子是黃州一帶的隱士,年輕時羨慕遊俠的為人和氣度,等到年長之後,就改變志趣,發憤唸書,希望依此得以有所發展,卻一直沒有獲得賞識。 線上測驗: /exam-99+%E5%B9%B499%E5%B9%B4+%E5%88%9D%E7%AD%89%E8%80%83%E8%A9%A6%5B%E4%B8%80%E8%88%AC%E8%A1%8C%E6%94%BF%5D3259-3259.htm#ixzz46es1A72s

【用戶】盧妍蓁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折節】1 屈己從人。《管子.霸言》:「折節事彊以避罪,小國之形也。」《史記.張儀傳》:「乃使勇士至宋,借宋之符,北罵齊王。齊王大怒,折節而下秦。」2  屈己禮賢。如:「折節下交」。《後漢書》:「紹有姿貌威容,愛士養名。……加傾心折節,莫不爭赴其庭。」《三國演義》:「此人乃公平日所折節敬禮者,何故忘之?」3  佩服。《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馳騖於唐虞,折節於三代。」4  改變舊有的志向或作為。如:「折節向學」。《後漢書》:「熲少便習弓馬,尚遊俠,輕財賄,長乃折節好古學。」《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後來家事忽然好了,盡改前非,折節讀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