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2. 「今之士俗,無不好詩,甫就小學,必甘心而馳騖焉。於是庸音雜體,人各為容。至使膏腴子弟,恥文不逮,終朝點綴,分夜呻吟。獨觀謂為警策 1,眾睹終淪平鈍。」
1.警策:作品中精彩扼要足以驚動讀者的部分
作者寫作這段文字的用意,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A)歌頌詩風鼎盛,雅俗共賞
(B)憂心以詩取士,難得真才
(C)慨嘆詩風雖盛,但少有佳作
(D)讚嘆各類詩體兼備,蔚為大觀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非常簡單0.9
統計:A(0),B(1),C(9),D(0),E(0)

用户評論

【用戶】iringchen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當今的雅士俗人,沒有人不喜歡作詩,才剛開始接受啟蒙之學,就躍躍欲試,甘願為作詩奔忙。因此平庸的作品、雜亂的詩體紛至沓來,人人卻自認作品優美。甚至使那些富家子弟們,以詩作不如人爲恥,終日點綴文詞,反覆吟詠直到深夜。自己獨自觀賞,認為作品中精彩扼要處足以驚動讀者;在別人眼中,卻只是平庸拙劣的作品罷了。

【用戶】iringchen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當今的雅士俗人,沒有人不喜歡作詩,才剛開始接受啟蒙之學,就躍躍欲試,甘願為作詩奔忙。因此平庸的作品、雜亂的詩體紛至沓來,人人卻自認作品優美。甚至使那些富家子弟們,以詩作不如人爲恥,終日點綴文詞,反覆吟詠直到深夜。自己獨自觀賞,認為作品中精彩扼要處足以驚動讀者;在別人眼中,卻只是平庸拙劣的作品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