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現代繪畫的藝術家,何者以自動技法著稱?(A)波洛克(B)蒙德里安(C)達利(D)馬諦斯。

【評論內容】

波洛克早期的風景畫具有30年代美國浪漫現實主義的特點,到了 40 年代末,他完全轉向了抽象風格。

  波洛克在抽象表現主義運動中是位首要人物,他把繪畫看成是一種自發的活動,畫不是畫出來的,而是「自己產生的」,「畫是有生命之物,我只是讓它顯現出來」。波洛克的典型做法是用畫筆或一根棒子用顏料盒把顏料直接灑到鋪在地板上的巨大畫布上面,其結果是縱橫交錯的彩色錢構成了異常微妙而複雜的網狀圖案。這項革命性舉動屏除傳統的筆刷和畫架,而將整個身體都投入作畫的行動中。

【評論主題】目前臺灣的新臺幣紙鈔是以何種製版版畫技巧為主?(A) 凸版印刷(B) 凹版印刷(C) 平版印刷(D) 網版印刷

【評論內容】

凹版印刷特點:

1.油墨厚實飽滿、立體感強。2.色彩感更強更沉重。3.手摸凹凸感強烈,油墨尤如浮於紙面。這三個特性非常容易讓人在不使用檢測設備的情況下,用肉眼和觸感辨別。

【評論主題】臺灣寺廟建築是聚落與城市發展的重心,民間信仰為臺灣人潛在精神的最大支配力量,注重裝飾藝術以寓意性聯想,下列敘述寺廟建築何者為錯誤?(A) 對稱軸線的尊卑觀念(B) 擬人化的倫理(C) 外圓內方(D)

【評論內容】研究發現其裝飾原則可分下列四項:一、注重倫常、左尊右卑        入廟左進右出,建物亦左高於右。注重倫理秩序,前殿台基不可高於後殿台基等。二、依循中軸、左右對稱        在建築理論上有此一說:「凡是注重禮法的民族,其住宅平面通常為對稱形;凡以生活實用為主的民族,其住宅通常為不對稱形。」(林會承,1995)。廟宇石雕之形式與題材即講求對稱,例如左青龍、右白虎;左公獅、右母獅;左琴棋、右書畫等。三.....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依據皮亞傑 (Piaget, J.) 的理論,影響低年級階段兒童美術成長最重要的六項發展為何?(A) 遊戲、工作、繪圖、機能、泥塑和語言(B) 模仿、遊戲、設計、心象、工作和語言(C) 模仿、遊戲、繪

【評論內容】

前運思階段 3-6歲

此階段的兒童會經由延遲的模仿,象徵性遊戲、繪畫、心理表象和語言等方式,進行以模仿為主的活動。他能夠學到每一客體都有其對應的心理圖像,並能夠利用符號或象徵來代表,但此時期的兒童的思惟是表象的,和個人特殊經驗有關,因此稱為前概念的思惟。

【評論主題】「作者已死」的概念描述何者為非?(A)語出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B)深受結構主義的觀念影響(C)感嘆商業性活動對作者的影響(D)讀者不必要去發掘作者的理論與企圖,而是在多維的空間中

【評論內容】羅蘭巴特提出"The death of the author"「作者之死 」的主旨,是要讓人放棄對作者意圖的追尋或倚賴。為什麼呢?很多人在觀賞繪畫、攝影、電影及閱讀文學作品的時候,會很在意自己的反應是不是正確,或者說,是不是接近作者的原意與作品的真.....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The thick morning fog led to a fifteen-car _____ on the highway during rush houryesterday.(A) pile-u

【評論內容】hold-up - 套牢make-up - 化妝

【評論主題】60.哪一個俄國畫家,他熱愛音樂,以流動的筆觸,明亮的色彩描繪出跳躍的意象,表現「感性」的抽象,經常以音樂名詞作為畫作的題目,安排線條、色彩、塊面的構圖,就像演奏樂器般? (A)康丁斯基 (B)夏卡爾

【評論內容】由早期的浪漫式幻想轉為幾何圖形的構圖,在他死前的最後十年,他更融合了他早期直覺式的畫風和後期的幾何圖形風格,為他的作品增添一種新的意向。

【評論主題】60.哪一個俄國畫家,他熱愛音樂,以流動的筆觸,明亮的色彩描繪出跳躍的意象,表現「感性」的抽象,經常以音樂名詞作為畫作的題目,安排線條、色彩、塊面的構圖,就像演奏樂器般? (A)康丁斯基 (B)夏卡爾

【評論內容】由早期的浪漫式幻想轉為幾何圖形的構圖,在他死前的最後十年,他更融合了他早期直覺式的畫風和後期的幾何圖形風格,為他的作品增添一種新的意向。

【評論主題】29、下圖現代繪畫名作「夜遊者(Nighthawks)」是哪一位畫家的代表作? (A)馬內(Édouard Manet)(B)竇加(Edgar Degas)(C)愛德華‧霍普(Edward Hoppe

【評論內容】愛德華·霍普(英語:Edward Hopper,1882年7月22日-1967年5月15日)是一位美國繪畫大師,以描繪寂寥的美國當代生活風景聞名。

【評論主題】14、若以蘇軾的「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來討論水墨畫的風格,是指?(A)畫要畫得逼真寫實(B)畫要畫抽象(C)畫要得細膩(D)畫要畫在似與不似之間(E)畫要畫變形

【評論內容】文人畫論以宋代蘇軾為中心,強調文學與繪畫結合,讚賞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詩情畫意,提出「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的獨特見解,不認同物化的寫實而加入了畫家感受的抒懷,亦即使當代繪畫的欣賞,轉向審美主體的唯心論美學,提倡神似為主的寫意風格,並且注重氣韻,因而改變繪畫的風格取向。故其對「神與形」、「似與真」 、「形與理」有重要見解與成就。

【評論主題】14、若以蘇軾的「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來討論水墨畫的風格,是指?(A)畫要畫得逼真寫實(B)畫要畫抽象(C)畫要得細膩(D)畫要畫在似與不似之間(E)畫要畫變形

【評論內容】以歐陽修所提倡的「古畫畫意不畫形」、「此畫此詩兼有之」的理念,來強調繪畫應當與文學一樣,重視意境的表達而非形式的描寫。

【評論主題】13.「未來主義繪畫的技術宣言」於1909年提出,是未來主義的繪畫理論建議,下列關於未來主義的敘述何者為錯誤?(A)把科技題材和科學思考融入繪畫(B)從速度及光線發展新繪畫技術(C)欲創造屬於農工之勞

【評論內容】未來派(Futurism)起源於20世紀初的義大利,為一股遍佈文學、視覺藝術、建築與音樂領域的創新思潮,是迎接並嚮往新世紀、現代生活與未來科技的摩登思維運動。未來主義萌芽自文學運動,最初是由義大利詩人馬裏內蒂(Filippo  Tommaso  Marinetti,  1878-1944)在1909年2月20日法國的《費加羅日報》上發表「未來主義宣言」,其中提出11條宣示,極力歌頌新時代的來臨,主張要掃除所有的傳統藝術形式,要創立全新藝術,以與機器時代的生活節拍相符。此思潮迅速由文學界蔓延至美術、音樂、戲劇、電影、攝影等各領域。受到馬裏內蒂未來派宣言的影響,藝術家薄邱尼(Umberto Boccioni,1882-1916)、卡哈(Carlo Carrà,1881-1966)、盧索羅(Luigi...

【評論主題】50. 在玉器中,其形制為外方內圓,從中貫通(空),飾以動物面紋或鳥紋者,稱之為:(A)圭 (B)璜 (C)璋(D)琮。

【評論內容】璧、琮、圭、璋、璜、琥用玉祭天,古而有之,在西周初年,周公作禮樂,規定了祭祀制度,在《周禮·春官·大宗伯》中有記載:“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周禮中所提到的“璧、琮、圭、璋、琥、璜”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六器”。

【評論主題】25. 強調人體官能之美的希臘雕刻「勝利女神像」,是屬於哪一式樣時期?(A)古拙時期 (B)古典時期(C)希臘化時期 (D)羅馬化時期。

【評論內容】《勝利女神像》1863 年在愛琴海薩莫色雷斯島﹝Samothrace﹞發現。頭及雙臂已失,軀體基本完好。這尊雕像現在被放置在巴黎羅浮宮內一座船首形的基座上。女神挺胸展翼,似乎正吹起勝利的號角,圓潤結實的女性軀體,噴射出生命的光焰,充分表現出勝利者的雄姿與激情,體現了藝術家將他的作品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卓越構思,為希臘化時期雕刻藝術的一件傑作。

【評論主題】24. 關於埃及藝術的敘述何者正確?(A)具有正確的透視畫法(B)繪畫表現不具宗教動機 (C)人物的重要性決定尺幅的大小(D)表現風格多變。

【評論內容】

注重繪畫觀念的表達,而不太注重視覺上的寫實,其作畫的目的建立在「死後之生命」的觀念及表達對永恆來生的信仰,史學家一般稱埃及的雕像為「正面性法則」。

【評論主題】3. 以善用側鋒、創造折帶皴的筆法、惜墨如金,而且畫中極少畫人,這位意境蕭散的山水畫家是(A)倪瓚(B)趙孟頫(C)朱耷(D)陳淳。

【評論內容】

倪瓚善畫水墨山水畫,創造「折帶皴」,是平遠畫法的典型,取材於太湖一帶平原風景,其畫蕭瑟幽寂,寒林淺水,不見人蹤,畫出他傷時感事的心情。倪瓚以這種空曠而遼遠的太湖意境征服了畫壇,以致後世常有「太湖屬於倪雲林」之說。

倪瓚的畫「似嫩而蒼」,簡中寓繁,小中見大,外落寞而內蘊激情。他也善畫墨竹,風格「遒逸」,瘦勁開張。畫中題詠很多。他的畫由於簡練,多年來偽作甚多,但不容易仿出他的蕭條淡泊的氣質。

倪瓚的繪畫屬於宋代興起的「文人畫」——通過主觀的描繪表達更多的作者自身情懷,進入「有我之境」(李澤厚語)。他將自己的畫法風格和追求總結成「逸氣」一語,可以說是中國畫「筆墨」一說的最好代表。

【評論主題】8. 十五世紀初有下列那兩位畫家無法歸類於浙派和吳派的畫家?(A) 唐寅和仇英 (B) 戴進和藍瑛 (C) 沈周和文徵明 (D) 董其昌和吳偉

【評論內容】

文徵明

在文學方面,他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齊名,被稱為「吳中四傑」,在繪畫方面,他的名字與沈周、唐寅、仇英並稱「吳門四家」。

【評論主題】41. 下列關於宋代「汝窯」的描述,何者為非?(A)因釉色獨特而有「宋瓷之冠」的美譽(B)因器形較小而有「汝窯無大器」的說法(C)汝窯屬青瓷系統(D)以燒製青花而聞名。

【評論內容】汝窯以燒制青瓷聞名,有天青、豆青、粉青諸品。汝窯的青瓷,釉中含有瑪瑙,色澤青翠華滋,釉汁肥潤瑩亮,有「雨過天青雲破處」之譽。汝窯瓷器一般都較小,盤、洗、碗等口徑一般在10-16厘米之間,超過20厘米的極其個別,超過30厘米的幾乎沒有,故有「汝窯無大器」之說。南宋以降,更因汝窯傳世作品稀少,而釉色獨特,後世對於汝窯瓷器又有「宋瓷之冠」、「青瓷之魁」美譽。

【評論主題】19.以下何者不是「印象派」的闡述?(A)莫內、雷諾瓦是印象派早期核心人物(B)第一次的畫展在 1874 年 4 月展出(C)「印象派」的稱呼來自莫內的作品「日出:印象」(D)大體而言,這群人普遍贊同

【評論內容】當時的法國畫家反對已陳腐的古典學院派,也反對浪漫主義後期的矯揉造作,加上十九世紀光學理論的啟發下,於是創新的藝術-印象派

【評論主題】60.哪一個俄國畫家,他熱愛音樂,以流動的筆觸,明亮的色彩描繪出跳躍的意象,表現「感性」的抽象,經常以音樂名詞作為畫作的題目,安排線條、色彩、塊面的構圖,就像演奏樂器般? (A)康丁斯基 (B)夏卡爾

【評論內容】由早期的浪漫式幻想轉為幾何圖形的構圖,在他死前的最後十年,他更融合了他早期直覺式的畫風和後期的幾何圖形風格,為他的作品增添一種新的意向。

【評論主題】現代繪畫的藝術家,何者以自動技法著稱?(A)波洛克(B)蒙德里安(C)達利(D)馬諦斯。

【評論內容】

波洛克早期的風景畫具有30年代美國浪漫現實主義的特點,到了 40 年代末,他完全轉向了抽象風格。

  波洛克在抽象表現主義運動中是位首要人物,他把繪畫看成是一種自發的活動,畫不是畫出來的,而是「自己產生的」,「畫是有生命之物,我只是讓它顯現出來」。波洛克的典型做法是用畫筆或一根棒子用顏料盒把顏料直接灑到鋪在地板上的巨大畫布上面,其結果是縱橫交錯的彩色錢構成了異常微妙而複雜的網狀圖案。這項革命性舉動屏除傳統的筆刷和畫架,而將整個身體都投入作畫的行動中。

【評論主題】目前臺灣的新臺幣紙鈔是以何種製版版畫技巧為主?(A) 凸版印刷(B) 凹版印刷(C) 平版印刷(D) 網版印刷

【評論內容】

凹版印刷特點:

1.油墨厚實飽滿、立體感強。2.色彩感更強更沉重。3.手摸凹凸感強烈,油墨尤如浮於紙面。這三個特性非常容易讓人在不使用檢測設備的情況下,用肉眼和觸感辨別。

【評論主題】依據皮亞傑 (Piaget, J.) 的理論,影響低年級階段兒童美術成長最重要的六項發展為何?(A) 遊戲、工作、繪圖、機能、泥塑和語言(B) 模仿、遊戲、設計、心象、工作和語言(C) 模仿、遊戲、繪

【評論內容】

前運思階段 3-6歲

此階段的兒童會經由延遲的模仿,象徵性遊戲、繪畫、心理表象和語言等方式,進行以模仿為主的活動。他能夠學到每一客體都有其對應的心理圖像,並能夠利用符號或象徵來代表,但此時期的兒童的思惟是表象的,和個人特殊經驗有關,因此稱為前概念的思惟。

【評論主題】臺灣寺廟建築是聚落與城市發展的重心,民間信仰為臺灣人潛在精神的最大支配力量,注重裝飾藝術以寓意性聯想,下列敘述寺廟建築何者為錯誤?(A) 對稱軸線的尊卑觀念(B) 擬人化的倫理(C) 外圓內方(D)

【評論內容】

研究發現其裝飾原則可分下列四項:

一、注重倫常、左尊右卑

  入廟左進右出,建物亦左高於右。注重倫理秩序,前殿台基不可高於後殿台基等。

二、依循中軸、左右對稱

  在建築理論上有此一說:「凡是注重禮法的民族,其住宅平面通常為對稱形;凡以生活實用為主的民族,其住宅通常為不對稱形。」(林會承,1995)。廟宇石雕之形式與題材即講求對稱,例如左青龍、右白虎;左公獅、右母獅;左琴棋、右書畫等。

三、建築結構與裝飾設計結合

  廟宇若用石材構築空間,則於柱、礎、壁、階、欄間之表面直接雕刻裝飾,例如龍柱可承簷重、牆面轉角雕有圖案,以防銳角傷人。整體而言,建築主結構作淺雕,次結構做鏤空透雕或深雕。

四、賓主強弱有分

  台灣寺廟的石雕工藝充份應用視覺的可及性原則,易碰觸及易觀看到的地方,雕的質與量便較多。例如三川殿下的螭虎窗、人物窗便只在正面朝外看的到的地方施雕,背面看不到就不裝飾。

【評論主題】學科本位的藝術教育(Discipline Based Art Education,簡稱 DBAE)主要包含哪些內容?(A) 色彩學、美術心理學、設計、數位藝術(B) 個人、學校、社區(C) 創作、藝術

【評論內容】「學科取向藝術教育」的理念溯源甚早,直到一九六五年美國賓州研習會上所提出的報告,才明確指出藝術教育課程應當反映廣泛的藝術知識,並界定藝術教育的範疇應當涵蓋:藝術創作、藝術評論、藝術史、美學等四方面的訓練。這些觀念持續演變,並不斷有專家提出迴響,於是在一九八四、八五年間,由葛利爾(W.D.Greer)、艾斯納(E.W.Eisner)、查普曼(Hilary Chapman)、戴依(M.D.Day)等人,引申並命名為「學科取向藝術教育」(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 簡稱DBAE)。   該理念自一九八二年起,由美國蓋迪基金會(J. Paul Getty Trust)所屬之藝術教育中心,從事理論與課程實務的研究發展,已有具體成效,並對美國藝術教育界產生相當大的影響。

【評論主題】「作者已死」的概念描述何者為非?(A)語出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B)深受結構主義的觀念影響(C)感嘆商業性活動對作者的影響(D)讀者不必要去發掘作者的理論與企圖,而是在多維的空間中

【評論內容】

羅蘭巴特提出"The death of the author"「作者之死 」的主旨,是要讓人放棄對作者意圖的追尋或倚賴。為什麼呢?很多人在觀賞繪畫、攝影、電影及閱讀文學作品的時候,會很在意自己的反應是不是正確,或者說,是不是接近作者的原意與作品的真相?

  羅蘭‧巴特認為這不用擔心。根據後結構主義的概念,他認為「文本」(所有可以解讀的對象),本身即富涵符號、象徵及文字等意義載體,這些載體之間的互動所形成的意義網絡,即已足夠形成豐富多元的意義系統,無須遵循文本背後(或外在)的創作意圖。

【評論主題】The thick morning fog led to a fifteen-car _____ on the highway during rush houryesterday.(A) pile-u

【評論內容】hold-up - 套牢make-up - 化妝

【評論主題】60.哪一個俄國畫家,他熱愛音樂,以流動的筆觸,明亮的色彩描繪出跳躍的意象,表現「感性」的抽象,經常以音樂名詞作為畫作的題目,安排線條、色彩、塊面的構圖,就像演奏樂器般? (A)康丁斯基 (B)夏卡爾

【評論內容】由早期的浪漫式幻想轉為幾何圖形的構圖,在他死前的最後十年,他更融合了他早期直覺式的畫風和後期的幾何圖形風格,為他的作品增添一種新的意向。

【評論主題】5、《三希堂法帖》是指:(A)《中秋帖》、《遠宦帖》、《伯遠帖》(B)《姨母帖》、《伯遠帖》、《快雪時晴帖》(C)《中秋帖》、《伯遠帖》、《快雪時晴帖》(D)《伯遠帖》、《快雪時晴帖》、《喪亂帖》。

【評論內容】《三希堂法帖》,全稱為《御刻三希堂石渠寶笈法帖》,共32冊,236篇,是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由宮廷編刻的一部大型叢帖。乾隆十二年令梁詩正等編次內府所藏魏鍾繇至明代董其昌共一百三十五位書法家(含無名氏)的墨跡鉤模鐫刻,選材極精,共收三百四十件楷、行、草書作品,另有題跋二百多件、印章一千六百多方,共九萬多字。因帖中收有被乾隆帝視為稀世墨寶的三件東晉書跡,即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珣的《伯遠帖》和王獻之的《中秋帖》,而珍藏這三件希世珍寶的地方又被稱為三希堂,故法帖取名《三希堂法帖》。清人陳焯編有《釋文》刊刻。乾隆二十年(1755年),蔣溥、汪由敦、稽璜等奉敕編次《續刻三希堂法帖》又名《墨軒堂法帖》,由焦國泰鑴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