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二、木材有許多優點特色而成為房屋建築之重要建材,請以木造房屋之選材與設計為著眼點,說明木材各種物理性質及機械性質在應用時之特色。(20 分)

【評論內容】

各階段的年齡層

感官動作期(sensory-motorperiod):出生到一歲半前操作期(preoperationalperiod):約一歲半到七歲具體操作期(concreteoperation period):約七歲到十一歲形式操作期(formaloperation period):約十二歲到十五歲

【評論主題】請問下列文句中共有幾個偏義複詞? 甲、鳳凰之上擊九千里,絕雲霓,負蒼天,翱翔乎杳冥之上,夫藩籬之鷃豈能與 之料天地之高哉 / 乙、一時多少豪傑啊 / 丙、事無大小 / 丁、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

【評論內容】

甲  天地  這裡只有指天高

乙 多少 這裡只有指多(即幾個的意思,少無意)

丙 大小 這裡大小二意皆有 (無論大事、小事)

丁  出入 這裡偏重在盜之入  (防備不讓盜入)

戊  冷暖  這裡兩個都有意思(指事情的好壞、人情的溫暖冷淡、溫度高低…視前後文來看是哪個啦

已 大小聲  這裡應該是指大聲 (不要大吼大叫)

所以只有四個,以上

 

【評論主題】選項中所列四書文句,何者為非: (A) 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B)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致其知。 (C)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D) 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

【評論內容】

誠意、正心、修身、齊家…

故「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

原文:出自「大學」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評論主題】教育心理學家Hayes&Flower(1980)發現放聲思考對寫作之學習成效有很大幫助,他們根據放聲思考原案進行原案分析的結果,找出寫作的重要心理歷程,下列哪種不屬於他們研究的寫作心理歷程?(A)思考

【評論內容】

寫作歷程:乃是寫作者對於如何寫作的程序性知識,其中包含了計畫、轉譯、檢視等三個主要歷程。

 

其中,

「計畫」指設定寫作目標、產生想法、以及組織想法等歷程;

 

「轉譯」則是要將個人心中的概念想法轉成寫在紙上或鍵入電腦螢幕之文字字串的歷程;

 

「檢視」則是對個人已寫好的文字所進行的評估,以及可能會進行的修改等歷程。

【評論主題】教育心理學家Hayes&Flower(1980)發現放聲思考對寫作之學習成效有很大幫助,他們根據放聲思考原案進行原案分析的結果,找出寫作的重要心理歷程,下列哪種不屬於他們研究的寫作心理歷程?(A)思考

【評論內容】

寫作歷程:乃是寫作者對於如何寫作的程序性知識,其中包含了計畫、轉譯、檢視等三個主要歷程。

「計畫」指設定寫作目標、產生想法、以及組織想法等歷程;「轉譯」是要將個人心中的概念想法轉成寫在紙上或鍵入電腦之文字字串的歷程;「檢視」則是對個人已寫好的文字所進行的評估,以及可能會進行的修改等歷程。

【評論主題】有關《郁離子》下列何者正確? (A)為作者晚年隱居青田山中所著,以明其志 (B)為我國寓言文學的重要作品 (C)郁,文也;離,明也。郁離即文明之意,謂從其言則可達盛世文明之治 (D)以上皆是。

【評論內容】

《郁離子》是一部寓言體的散文集。作者劉基,字伯溫,浙江青田人,生於元武宗至大四年(一三一一),卒於明太祖洪武八年(一三七五),是元末明初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在朱元璋掃平群雄開國稱帝的進程中發揮過重要作用,被譽為「渡江策士無雙,開國文臣第一」和張良、諸葛亮、魏徵式的人物。  

《郁離子》二卷,收入《誠意伯文集》,是劉基隱居青田時潛心創作的一部作品。  

  為什麼取名「郁離」呢?明吳從善《郁離子‧序》云:「夫郁郁,文也;明兩,離也;郁離者文明之謂也。非所以自號,其意謂天下後世若用斯言,必可底文明之治耳!」劉基的學生徐一夔也在〈序〉中說:「郁離者何?離為火,文明之象,用之其文郁郁然,為盛世文明之治,故曰《郁離子》。」可見,其意是要為後世開創文明之治。但近來也有學者認為,「郁」當解釋為氣,指懷才不遇,報國無望而鬱結於胸的不平之氣;「離」當解釋為別,指別離朝廷,別離政治上的是是非非。「郁離」,即氣鬱而遁避之意。且存一說。  

【評論主題】有台灣新文學之父的稱號是: (A)葉石濤 (B)賴和 (C)張文環 (D)鍾理和

【評論內容】

張文環,1909年生於嘉義縣梅山鄉,為日據時期重要作家、雜誌編輯。

1943年以小說〈夜猿〉與西川滿同獲頒皇民奉公會第一回臺灣文學賞,並與王井泉、林博秋、呂赫若、呂泉生、楊三郎等百餘人組織「厚生演劇研究會」,於臺北永樂座舉行「第一回研究發表會」,其中原作〈閹雞〉 由林博秋改編為舞台劇公演,佳評如潮,在當時造成相當大的迴響。

〈辣薤罐〉描寫市井小民的生活情況,表現當時的人際關係,刻劃一個畏縮男人與一個鋒頭畢露阿婆之間的內心衝突。

(藝旦之家)則描寫當時社會問題,娓娓道出一個藝旦生活的坎坷及憧憬愛情生活,但愛情像沙灘上的泡沫,捉摸不到。

〈夜猿〉呈現一個獨立山中門戶的農家生活,傳達出夫妻、母子的親情。

〈閹雞〉揭露人性弱點──自私自利,並以當時傳統觀點來探討人性的衝突,看到女人的悲劇命運。

【評論主題】下列之相關係數中,哪一個表示關係最為密切:(A)0.80 (B)0.55 (C) -0.10 (D)-0.95

【評論內容】

正、負表示的是方向,數字表示的相關的強度,所以數字越大,相關越高。

相關介於 -1 ~ 0 ~  1  之間  (最高就是-1  或  1  越接近-1  或  1  則相關越強 ,0就是沒有相關)

1 和-1  相關的強度一樣,只是一個是正相關(比如練習題做得越多,成績考得越好),

 一個是負相關(玩的時間越多,成績 考得越差)。

這一題 (-0.95的相關強度比較接近-1 所以比較大)

不要被  ( - )  給混洧了,那個不是正負數,只是代表方向哦!  

 

【評論主題】20.蔡邕在曹娥碑上題「黃絹少婦外孫齏臼」是利用字形的離合、增損、顛倒等方式構成的隱語,在析字修辭中屬「化形析字」,下列何者非屬此類?(A)門口問信,人言不久便來。八刀分肉,內人和議不均。奴手拏花,草

【評論內容】

門+口=問  信=人+言 ;八+刀=分  肉=內+人 … 合

踏破「磊」=三石 分開「出」={兩}頭{山}

四口同「圖」(圖這個字有四個口,三內一外),五人共「傘」(傘字有五個人,…)

就第二個選項沒有用到題目要求的。

【評論主題】18.《周禮》「六官」當中,何者掌邦教?(A)天官 (B)地官 (C)春官 (D)秋官

【評論內容】

司徒就是地官。

 

【評論主題】24.實驗法是屬於何種研究(A)質的研究(B)量的研究---P.2

【評論內容】看到鬼!

【評論主題】14.善辯,與人討論問題,多用反詰法(A)孔子(B)孟子(C)荀子(D)老子----志光教育概論(二)P.48

【評論內容】

公 都 子 曰 : 「 外 人 皆 稱 夫 子 好 辯 , 敢 問 何 也 ? 」

孟 子 曰 : 「 予 豈 好 辯 哉 ? 予 不 得 已 也 . ……

 

孟子在陳述想法時,常常使用反詰,而且在滕文公章句中,又出現過上面的對話,就題目來看,這裡選孟子,應該沒錯。

【評論主題】46.為了增進視障者的行動能力,以擴大其經驗範圍,需提供以下哪一種訓練輔導? (A)定向行動 (B)點字 (C)閱讀(D)傾聽

【評論內容】

http://www.cefb.org.tw/love/love_03.htm

 

◎認識定向行動訓練

「定向行動訓練」除了手杖教學外,更包含其它感官功能訓練,如觸覺、聽覺、運動覺、障礙覺…等,讓視障者學習如何建構心理地圖,瞭解方向與方位、空間概念等能力,讓視障朋友可以隨時知道自己身在何處!所欲前往的目的地!並且能夠獨立且安全地到達目的地!由於視覺障礙者的行動受到限制,在教育上必須有定向與行動訓練的需要,所謂行動是視障者應用其他的感覺和輔助的工具,如響導員、手杖、導盲犬等,從一處走到另一處。定向則是指在行動中運用其他感官知覺以及線索和陸標以決定其所在的位置,並認知周圍的環境。定向行動有下列幾項的功能:

一、讓視障者學習如何建構心理地...

【評論主題】43.一般而言,當學生出現違規行為,教師處理時,應先採取何種行為較適當?(A)給予輕微的告誡(B)要求學生陳述正確的規則或程序(C)傳達非語言的訊號要求停止該行為(D)以清晰肯定的語氣要求學生停止該行

【評論內容】

一般而言,當學生出現違規行為,教師處理時,「應先」採取何種行為較適當?

所以先用非語言的方式,這樣比較不會干擾課程的進行,或是造成漣漪效應。

其他選項應該沒有錯,只是這裡問「先」採用哪一種,所以選最適選項。

【評論主題】64.教師在課堂上處罰學生不良行為的方式,會影響其他學生的行為,此種現象一般稱為:(A) 漣漪效應(B) 自我應驗效應(C) 投射作用(D) 補償心理

【評論內容】

投射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別人的身上,這裡並沒有這樣的狀況,所以不能選。

 

投射也者,原意是指以自己的想法去推測他人或外物之現象的歷程;例如,「我見青山多嫵媚,青山見我亦如是」就是典型的投射心理。惟防衛機轉的投射作用,是指個人將自己不為道德規範或社會認可的慾念加諸在別人身上,藉以減少自己因擁有此慾念或缺點而產生焦慮的歷程。當某人常常特別強調或大聲疾呼:「他才是同性戀者」、「他才愛女生」或「他才作弊」時,這個人就很有可能是在使用投射作用,而他正可能就是一個同性戀者,愛女生者或是作弊者。投射作用通常有二個目的,第一個是使用比較小的危險來替代比較大的危險,藉以降低焦慮;第二個是使用保護自己的方法,以表達個人的衝動。

【評論主題】11.教師身教及學校環境等的影響應該是屬於下列那一種課程的範疇? (A)明顯課程 (B)虛無課程 (C)潛在課程 (D)核心課程。

【評論內容】

各階段的年齡層

感官動作期(sensory-motorperiod):出生到一歲半前操作期(preoperationalperiod):約一歲半到七歲具體操作期(concreteoperation period):約七歲到十一歲形式操作期(formaloperation period):約十二歲到十五歲

【評論主題】15請按照對聯的格律及內容判斷,以下何句為「西望瑤池降王母」的下聯?(A)萱草春暉長不老(B)鵑聲猶帶月光寒(C)人間賢母曾推孟(D)東來紫氣滿函關。

【評論內容】

對聯的寫作法:

1.上下聯字數相等。【都符合】

2.仄收平結(上聯末字仄聲,下聯末字平聲)。【刪ac】

3.對仗(平仄相對,結構、詞性相應…… 【刪b】

4.聯意相關或相反皆可。

【評論主題】11、「無人問津」的「津」與下列何者之「津」意思相同(A)令人垂津(B)指點迷津(C)懸津垂液(D)津津有味

【評論內容】

a 口水  b渡口  c水、汁液?  d興味濃厚

【名稱】:無人問津

【拼音】:wú rén wèn jīn

【釋義】:問津:詢問渡口。比喻沒有人來探問、嘗試或購買。

【出處】:晉·陶潛《桃花源記》:“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迷津

迷失渡頭所在。唐˙孟浩然˙南還舟中寄袁太祝詩:「桃源何處是?遊子正迷津。」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八齣:「原是看花洞裡人,重來那得便迷津。」